1973年,梁兴初将军被送到太原一个化工厂进行劳动改造,有一天,当他正在打扫卫生时,一名工人突然走过来对他说:“梁师傅,我有个任务交给你。” 1973年太原城笼罩着初冬的寒气,义井化工厂的车间里飘着刺鼻的化学气味。 五十六岁的梁兴初握着扫帚清扫墙角,褪色的工装袖口沾着机油。 这位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中将,此刻正弯腰捡起地上的碎玻璃,右手虎口的枪茧在晨光里若隐若现。 江西吉安的山沟里走出来的穷小子,十二岁就蹲在铁匠铺拉风箱。 火星子溅在粗布褂子上烧出窟窿,他拿草木灰抹两把继续干活。 谁也没想到这个打铁学徒五年后揣着两块银元离家,徒步三百里找到红军队伍,从此改写了人生轨迹。 红军的军号声在赣南山区回荡时,梁兴初背着通讯设备在弹雨中穿梭。 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役里,他带着全班战士攀着野藤翻过山崖,硬是把通讯线架到指挥部前沿。 国民党军的炮弹炸断三回电线,他们就拿绑腿布浸了桐油当绝缘材料接上。 长征路上筹粮队最头疼的差事,梁兴初总能办得漂亮。 有回在甘肃界石铺,他把全连战士的灰布军装反过来穿,露着国民党军的黄衬里大摇大摆进镇子。 不仅赊来二十石粮食,还从乡公所里顺走三张军事布防图。等真国民党军赶来时,红军早带着物资钻进六盘山了。 朝鲜战场上的三所里阻击战,三十八军的战士趴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 梁兴初把军大衣裹在电报员身上,自己穿着单衣在指挥部和前沿阵地往返七趟。 这场恶战打出了"万岁军"的名号,彭老总在庆功会上专门给他添了碗高粱酒。 谁能想到二十年后,这位九死一生的战将会在化工厂清洗反应釜。 梁兴初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把二十斤重的防毒面具检查三遍才戴上。 有机溶剂熏得眼睛通红,他就拿凉水浸过的毛巾敷着继续干活,当年在战场上中的弹片在阴雨天作痛,他拿根木棍顶住腰眼硬挺着。 妻子任桂兰从北京带来的樟木箱子搁在集体宿舍床底,装着将军的八枚勋章。 这女人白天在厂区澡堂烧锅炉,晚上就着十五瓦灯泡给丈夫补衣裳。 有回车间主任看见梁兴初的衬衣袖口磨成纱网,要给换件新的,他摆摆手说还能再穿两季。 厂里的小年轻起初只觉得这老师傅手脚利索,后来发现他扫过的地缝里找不见烟头,擦过的机床连螺丝纹都不沾灰。 等保卫科的老王头说漏了嘴,工友们才知道天天给他们修扳手的老梁,就是课本上写的"三所里铁闸"。从此他工具箱里常多个烤红薯,或是半包舍不得抽的牡丹烟。 平反那天组织部来人接他,梁兴初正在维修车间修鼓风机。 他摘了沾满油污的手套,在自来水龙头下冲了把脸就跟着走。 厂门口的老杨树飘着黄叶,看门的老汉追出来塞给他一网兜苹果,说是老婆子特意嘱咐的。 将军的待遇恢复了,可梁兴初再没穿过将校呢大衣。 他常坐在干休所藤椅上,看孙子在院里追麻雀。 有回孩子举着玩具枪喊"冲啊",老人忽然红了眼眶——那神情不像想起战场上的峥嵘岁月,倒像记起化工厂里某个加班的深夜,妻子端着搪瓷缸给他送姜汤的模样。 当年的战报泛了黄,车间里的老机床也早换了数控设备。 但义井化工厂的老工友聚会时,总要学梁兴初修机器时的口头禅:"铁家伙跟人一样,你糊弄它一时,它就折腾你一辈子。" 这话在厂子里传了三十年,新来的技术员还当是墙上贴的安全生产标语。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党史人物故事】梁兴初“九死一生”
1973年,梁兴初将军被送到太原一个化工厂进行劳动改造,有一天,当他正在打扫卫生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07 10:22: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