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伤惨重!以色列30架战机千里轰炸,美军也跟着参战,伊朗掉链子

环球新动向 2025-05-07 11:17:25

在遭受也门胡塞武装高超音速导弹的突袭后,以色列迅速作出强硬回应,调遣大批以色列战机跨越2000公里实施远程奔袭,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展开高强度精准空袭行动。与此同时,作为以色列核心盟友的美国深度介入战局,通过情报共享、军事协同等方式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导致也门境内出现严重平民伤亡与基础设施损毁。值得注意的是,在冲突进入白热化阶段的关键节点,长期为胡塞武装提供战略支持的伊朗却未能给予预期中的实质性军事援助,其表态与实际支持的落差引发地区观察家关注。

6日凌晨,据天空新闻网消息,以色列军方发布声明,证实对也门荷台达港及其周边区域实施了空袭行动。以色列军队发言人阿夫凯·阿德拉伊在声明中明确表示:“以色列国防军针对距离以色列约2000公里的也门荷台达港,以及该港口周边胡塞武装的相关目标展开了轰炸。” 以色列此次发动大规模空袭,主要是对胡塞武装多次袭击以色列本土目标的行为进行回击。以色列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也门胡塞武装已向以色列发射了27枚弹道导弹。其中,5月4日上午,胡塞武装向以色列中部发射的一枚弹道导弹,落在本·古里昂国际机场附近区域,爆炸形成的弹坑深度达数米、直径约25米,这一袭击致使大量航班延误,让以色列方面极为震怒。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随即发出战争威胁,宣称“对于伤害以色列的势力,以色列将给予7倍于伤害的还击”。

根据以色列空军对外发布的影像资料显示,此次远程突袭行动的核心打击力量由美制F-15I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构成。作为以军现役作战半径最远的空中作战平台,该机型承担了穿透性打击任务。为保障作战体系的持续运转,以军同步部署了空中加油机群实施燃料补给,并出动电子侦察机进行战场态势监控,通过多机型协同构建起完整的作战支援链条。 本次以色列空袭的荷台达,是红海第二大港口,仅次于亚丁港。该港作为也门第二大海运枢纽,承担着全国约80%的食品进口运输任务。军事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行动的战术目标直指胡塞武装经济命脉——荷台达港不仅是该组织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更是其与伊朗建立战略物资通道的关键节点,通过该港接收大量武器装备及军需物资。

据阿拉伯媒体Arabia新闻网证实,以色列空军实施了精准打击,荷台达港主要基础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以色列国防部发布声明称,此次行动共出动30架次战机,对港区实施48至50枚精确制导炸弹的饱和攻击,重点摧毁码头起重设备、仓储设施及燃料储备库等战略目标。内塔尼亚胡总理在国防部作战指挥中心全程监控行动进程,其安全团队现场进行战术评估与指令调整。 军事观察家分析,此次空袭标志着以色列对也门胡塞武装战略纵深的突破性打击,既切断其海外物资补给线,又对伊朗构建的"抵抗之弧"形成战略威慑。但国际人道组织警告,港口瘫痪可能加剧也门本已严峻的粮食危机,导致超过千万依赖进口食品的民众面临生存风险。

综合多家媒体消息,荷台达市重要基础设施近日遭受了猛烈空袭。据当地五位居民透露,荷台达港区、苏丹纳以及阿尔·霍克区域接连遭受了十轮轰炸,东郊的Hodeidah水泥厂也未能幸免,先后四次遭到攻击。萨巴通讯社援引初步统计表明,以色列军队的空袭致使至少4人丧生、29人受伤;然而,胡塞武装卫生部门发言人阿尼斯·阿斯巴希却给出不同说法,称死亡人数已激增到21人。半岛电视台后续报道称,持续的轰炸已让荷台达的电力网络彻底陷入瘫痪状态,当地医院因备用电源匮乏,运转陷入重重困境,医疗物资的输送也受到严重阻碍,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

空袭行动告一段落后,内塔尼亚胡等军政高官对以军的“壮举”表示祝贺,并警告胡塞武装“这事没完”,将继续对其进行打击。以色列第12频道透露了重要细节:此次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的打击行动,是以色列军队与美国军队经过战略沟通与协调后共同开展的。其中,荷台达港区作为胡塞武装的海上物资补给关键节点,成为了此次打击的重中之重。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美军不仅负责了行动的协调工作,还在空袭过程中直接投身军事打击行动,与以军紧密配合,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域展开联合火力打击。 5月6日,Al Arabiya新闻台消息称,美军战斗机针对也门胡塞武装实际控制的Ras Issa港口发动了三轮空袭。据三位互无关联的独立消息源证实,空袭引发的剧烈爆炸导致港口区域燃起大火,约70%的港口基础设施在烈焰中遭受毁灭性打击,包括储油设施、装卸设备及配套建筑均出现不同程度损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军事行动前数小时,美军已显著提升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强度。综合多方数据显示,美军在也门境内多个战略目标区域实施了至少29次精确空袭,覆盖萨那省、荷台达省等胡塞武装控制核心区。值得关注的是,自3月15日以来,美军对胡塞武装的持续军事行动已累计突破千次空袭规模,频繁的打击行动已造成该组织人员伤亡数字持续攀升。 据相关消息,以色列发动空袭后,胡塞武装反应迅速,当即强硬表态称,以军此次空袭必将招致更为猛烈的反击,后续胡塞武装将持续对以色列本土发起袭击。就在胡塞武装展现出绝不妥协的强硬姿态之时,伊朗却“掉了链子”。

伊朗“法尔斯”通信社于5月6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伊朗发布声明称,对于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机场一事,伊朗方面完全“不知情”,也从未支持胡塞武装对以色列本土发动袭击。伊朗认为,这是胡塞武装出于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立场而作出的“独立自主决定”。 报道指出,德黑兰当局在急于澄清与也门胡塞武装关联的同时,再次发表强硬声明,明确表示任何针对伊朗本土的军事行动都将面临严厉反制,并特别向美国和以色列发出警示,要求其"审慎评估行动后果"。 国际观察界普遍认为,尽管伊朗此次对以色列的警告措辞强硬,但实质上反映了德黑兰当局试图通过切割与胡塞武装的关联,向以色列传递"保持距离"的信号,以规避因地区冲突升级而引发的直接军事对抗。作为胡塞武装最主要的战略支持者,伊朗在近期胡塞武装与以色列的直接军事冲突中,既未提供实质性军事援助,又刻意淡化双方关联,这种"战略切割"行为虽意在降低被卷入冲突的风险,但客观上可能暴露其战略底线。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刻意保持距离的做法不仅难以形成有效威慑,反而可能使对手通过观察伊朗的克制反应,进一步掌握其战略决策阈值。在当前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下,伊朗的这种策略调整既无法消除美以发动军事行动的潜在动机,也可能因战略模糊性而降低其地区威慑力,反而为对手采取冒险行动提供可乘之机。 当前地缘政治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以色列国防军近期加入对胡塞武装的军事施压,形成多线作战态势。这种军事同盟态势的强化,无疑将使胡塞武装在红海沿岸的战略纵深持续压缩,其军事资源调配与后勤补给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

0 阅读:106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让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