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关税战一个月后,特朗普已经彻底失了人心,铁杆盟友一个不剩,现在就连澳大利亚都开始向中国示好。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强调美方在该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不应该用在澳大利亚身上,并要求美方取消这些“不公正”“不合理”的关税。 特别的是,在抨击美国的同时,澳大利亚还不忘向中国示好。
黄英贤表示,澳方需要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她还提到,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中澳双方在贸易谈判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使得澳大利亚的商品和服务能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澳方之前就表示强烈反对,因此黄英贤这次对美国的表态并不稀奇,关键在于她对中国的说法。 把时间往回拨3年,对于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执政的那段时间,相信不少人还是有所记忆的。那一届的澳大利亚政府堪称把“亲美”贯彻到底,在多个问题上“冲锋在前”,致使中澳关系面临严重困难。 最终,莫里森也为他的错误做法付出了代价,在大选中失败,现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上台。
在阿尔巴尼斯执政期间,他开始积极接触中国,尝试恢复中澳关系,最终成功让两国实现“破冰”。 相比莫里森,阿尔巴尼斯在处理对华问题的时候更加理性,但澳方有时还是会在涉华问题上犯下错误,比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 再怎么说,澳大利亚都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核心盟友,处在“五眼联盟”这个最亲密的圈子,因此澳大利亚的政客多多少少会更倾向协助美国对中国使绊子。 这也使得黄英贤本次的对华表态,显得更加特殊。 根据这位澳大利亚外长的表态,中国已经事实上成为了澳大利亚的一条“出路”。而她有关中澳在过去3年谈判的说法,也明显有给中国说好话的意思。
应该说,放在过去,澳方会给出这一表态,的确是难以想象的。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无疑就是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 目前,特朗普政府对所有国家加征的10%“基准关税”已经落地,澳大利亚也在其中。对此,澳方表示无法接受,声称这不是朋友的做法。 按照阿尔巴尼斯的说法,美国商品进入澳大利亚是免税的。特朗普反过来对澳大利亚商品加税的做法,无异于单方面打压澳大利亚。 除了美澳贸易直接出现问题,特朗普关税战对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冲击,也波及了澳大利亚。有澳大利亚商人就抱怨称,自己在4月初把一批价值25万美元的商品运到美国,最终竟然被缴纳了12.5万美元的关税。 对此,澳大利亚不是不想找特朗普解决问题。事实上,早在“解放日”之前、特朗普放话要加征关税的时候,澳方就已经通过许多渠道联系了美方。 然而他们得到的答复却是特朗普的一句话:“没有例外”。 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一视同仁”地对澳大利亚加征了对等关税,并没有因为澳大利亚是美国的核心盟友,就对他们手下留情。 即便被美国加征了关税,澳方也不打算升级局势。阿尔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在该问题上报复美国。这副姿态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澳大利亚不想破坏美澳关系,是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的。 只不过,澳方的这个姿态能否起到效果,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乐观。 在这一背景下,澳大利亚自然要在其他方向寻找出路、规避风险。在这个不稳定的世界寻找更多的稳定因素。也正因如此,发展中澳关系,对澳方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就像黄英贤所说的那样,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中澳双方在贸易谈判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可以说,通过这3年的接触,澳方对中方、以及中澳关系是有了更深刻认识的。
中方在与澳方接触期间,展现出了理性、稳定和善意,也会影响到堪培拉在外交政策上的看法。 说到底,就算是澳大利亚这样、与美国关系密切的盟友,他们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当自身需要承受的损失,已经超过盟友关系带来的利益时,澳大利亚也只能尝试改变。 相似的情况不仅在近期发生在澳大利亚身上,也发生在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身上。 此外,阿尔巴尼斯已经率领澳大利亚工党赢下选举。在过去3年,他们尝到了中澳关系良好的甜头,未来他们会怎么做,其实也是可以预料的。 当然,考虑到美澳关系的特殊性,两国关系在短期内出现根本性改变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同理,澳大利亚的政客,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脱下针对中国的“有色眼镜”。 不过,澳方这次对中国的积极表态,对中澳关系终归是一个好消息。之后的关键,就看澳方能否将表态落实到行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