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战场上,20岁小战士被炸伤,眼看敌人正冲过来。他丢下枪,匍匐爬去

平南 2025-05-07 12:52:06

1985年,老山战场上,20岁小战士被炸伤,眼看敌人正冲过来。他丢下枪,匍匐爬去拿起电话,大喊4个字。谁料,电话那头,排长泪流满面,颤抖说:这哪行?

刚满二十岁的年轻战士韦昌进趴在六号哨位的石缝里,手指头死死抠着报话机的通话键。

山下密密麻麻的敌军正端着枪往上冲,他左眼窝里还嵌着块弹片,血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把草绿色的军装染成暗褐色。

至于他怎么走上战场,还要从山东滕县那个小村庄说起,韦昌进从小就听爷爷念叨,旧社会接生婆用剪子铰脐带,生十个娃能活五个都是福气。

他母亲生他那会儿遇上难产,要不是公社连夜从市医院调来保温箱,早成了乱葬岗里的小土包。

老爷子成天在孙子耳朵边念叨:"咱家三代单传的香火,是共产党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

征兵告示贴到村口那年,韦昌进头一个报了名,新兵连里别人叠被子他帮着整内务,训练场上总抢着多跑两圈。

指导员拍着他肩膀说:"小韦啊,你这劲头赶上老黄牛了。"谁也没想到,这头"老黄牛"三个月后就被编入济南军区某部六连,一头扎进了南疆的枪林弹雨。

要说六连当时在团里确实不算尖子,百十来号人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一,可这帮小伙子联名写了血书,红彤彤的指印把请战书都洇透了。

团党委开会研究到半夜,最后把老山最吃紧的八个高地交给了他们。

六号哨位卡在山腰拐弯处,说是阵地,其实就是拿碎石块垒了圈半人高的掩体,头顶拿树干搭着防炮洞。

七月十九号天刚蒙蒙亮,越军两个加强营摸上了山梁,第一波炮击过来,六号哨位顶上碗口粗的木头当场炸成碎片。

十八个战士抄起冲锋枪往外突突,子弹打在石头上溅起的火星子都能把人晃花眼。

打到晌午头,阵地上就剩下韦昌进和苗挺龙还能动弹,苗挺龙是广西兵,平时最爱哼刘三姐的山歌,这会儿左腿让弹片削去半拉肉,靠在石头上还在往弹夹里压子弹。

眼瞅着敌人第三波冲锋要上来,韦昌进突然觉着左眼火辣辣地疼,手往脸上一抹,湿漉漉的眼球子差点掉手心里。

他咬着后槽牙把眼珠子塞回眼眶,扯下绑腿布在脑袋上绕了三圈,这时候苗挺龙那边"咣当"一声,半截身子歪在战壕里不动弹了。

山下传来喊叫,韦昌进摸起沾血的报话机,手指头抖得按不准频率键,等听见排长的声音从滋滋啦啦的电流里钻出来,他扯着嗓子喊出四个字。

那边排长带着哭腔吼:"不能这么干!"可阵地上冒烟的枪管做不了假,炮弹呼啸着砸下来的时候,韦昌进把自己蜷成个虾米,嘴里还叼着根没点燃的丰收牌烟卷,那是苗挺龙早上塞给他的,说等打完仗要请客抽好烟。

八轮炮火覆盖过后,阵地上安静得能听见血滴子啪嗒落地的声音,增援部队冲上来时,卫生员差点把韦昌进当烈士往裹尸布里装。

送到野战医院一检查,浑身上下嵌着二十二块弹片,最要命的那块离心脏就隔层油皮。

昏迷三天三夜后睁眼第一件事,他让临床战友代笔写了七页入党申请书,字迹歪歪扭扭像蚯蚓爬,可每个标点都透着狠劲。

当年战地记者拍的《老山炮魂》纪录片里,有段模糊的炮兵观测录像,画面上火柴盒大小的阵地上,确实有个黑影在炮火中时隐时现。

后来军事科学院复盘这场战役,确认六号哨位引导的炮火歼敌数占当天总战绩的三成七。

至于韦昌进本人,伤愈后继续在部队干到五十五岁,从普通士兵一路干到广西军区副政委,退休那年还戴着那枚嵌着眼眶碎石的军功章上过央视。

如今老山主峰立着块无名烈士碑,清明时节总有白发苍苍的老兵来烧纸,山风吹过当年的战壕,还能刮出几粒生锈的弹壳。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八一勋章”获得者、战斗英雄韦昌进——坚守阵地岂止在战场》

0 阅读:338

评论列表

四海八荒

四海八荒

2
2025-05-07 18:09

[玫瑰][玫瑰][玫瑰]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