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树开花了。是第三还是第二年注意到楝树花?楝树上,满树的花同时开放,让高大的乔木披一身繁华,和春天作别。 奇怪的是,在两三年前,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楝树花似的。实际上,在农村近十年,我家猪圈边上就有一棵楝树。每当楝树结出一粒粒黄色的果实时,家长会反复叮嘱,不能吃,吃了会变成哑巴。这便是我对于楝树的全部记忆。花呢?被记忆删除了。 女儿小学毕业那年暑假,迷上了《红楼梦》。之前不许她看,年龄小了看不下去。家里的《红楼梦》有不同版本,八十回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与“程乙本”必有,胡适发现的“甲戌本”,后来也被我搜罗到。所以她要看的时候,分分钟。没想到她看上便喜欢上了。家里几本看完了,将目光投向了图书馆。母女俩开始了看书竞赛,看的是“红学研究”类。 那个暑假,我们将市图书馆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字,几乎全部过了一遍。其中少不了对曹雪芹研究、对曹雪芹祖辈研究类文字。他爷爷曹寅,是红学研究的重点。曹寅自号“楝亭”。据说在织造府的花园里有一棵大楝树,曹寅非常喜欢,便在楝树旁建了一座亭子。曹寅现今存世的作品合集,皆以“楝亭”名之。如《楝亭诗钞》、《楝亭词钞》、《楝亭文钞》、《楝亭词钞别集》等。既是他的号也是一座亭。 看到曹寅对楝树的喜爱,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海棠诗社”,一盆海棠盆景,让园中的姐姐妹妹们写出那么多好诗。作者的灵感,是不是便来自于曹寅对于一棵楝树的喜爱珍爱呢? 前天,经过一条人迹稀少的小河边。一眼看不到头的悠长狭道上,只有我一个人慢慢骑行。淡淡的樟树香,缘于有些性急的已经开花,这是一种我很喜爱的味道。一种突如其来的好感觉,忽然弥漫开来,充满身心。 有一些枇杷树,上面青涩的小果高挂。紫叶李油油的叶子,在阳光下发着幽幽的光。新生的银杏树叶,绿油油的令人心颤。不担心会车,不担心行人,不赶时间。这样难得的环境与心态,让这条小路变得浪漫而温馨。 一阵特别的气息,从香樟树的馨香里被辨别出来。已经过了花季啊,是什么的香气?举头四顾,前方一棵高大的树,犹如是一把巨大的紫色的伞,稍稍倾斜于水。是什么花?拉一点速度过去,停下车细看。 这便是楝树了。还有一些去年的果,留在枝头。虽然前一两年看过楝树的花,却是远观,惊诧于那种蓬勃热情地倾诉。楝树,恋诉!也曾想好好看看。无奈树太高,近了更加看不清。 终于有机会细看了。一团一团的花,由无数细小的花朵儿组成。花朵儿倒卵状匙形,花瓣淡紫色,与紫色的丁香花很像。 年轻时,有一段时间钟情于丁香花。每年花开时,去寻五瓣丁香。想不起在哪本书上看过一句“谁找到了五瓣丁香,谁就找到幸福”。寻找,或许是为了印证。可是印象更深的却是“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据说,楝花淡紫色的花瓣和幽雅的香气,被古人赋予积极的情感含意:望向远方,只为一眼能看见人海中你温暖的笑颜。这种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比起丁香花的忧郁,好了太多! 不仅如此,古人还将楝树花,作为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终章,象征春已尽夏已到。春天的花,从梅花始,至楝树终。这种属性,又赋予了楝树“苦恋”的寓意。时光一去不复返,春天去了,再来又是一年。花的变化不多,看花的人还都有赏花的心或者赏得到这一年的花? 热爱春天。热爱春天的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可是春天一定会离去。古人将“谷雨”的花分为“三候”:一候是“将离”芍药,二候是“开到荼蘼花事了”的蔷薇,三候便是楝树。楝树花开于暮春,落于孟夏,淡紫色的轻柔,像青烟如薄雾,于浪漫中略带淡淡的忧伤。楝树花,恋春花,带了对春的深情,送给赏花人春天最后的美好。 邋遢又铁血的宋代改革家王安石,用《钟山晚步》二十八个字,写尽了对楝树花的柔情: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为二零二五年的春天送行,干杯!
楝树开花了。是第三还是第二年注意到楝树花?楝树上,满树的花同时开
扬州大兔子
2025-05-09 14:49: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