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于凤至拉到张学良到床边说:“汉卿,你今后在外头有多少人我不管,但是有一

青史如烟啊 2025-05-10 11:26:00

新婚之夜,于凤至拉到张学良到床边说:“汉卿,你今后在外头有多少人我不管,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你要答应,就是不能把她们带回大帅府。

1898年,于凤至出生在当时的奉天怀德,于凤至的父亲是著名的富商于文斗。

于凤至天资聪颖,七岁时父亲为她聘请家庭教师,长大后,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曾经受过时任商会会长于文斗的恩惠,又听闻了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是“福禄深厚,乃是凤命”之人,便看中了于凤至为自己的儿媳。

1915年,张作霖张罗着为张学良完婚,没想到此举激起了张学良的逆反之心,说什么也不愿与于凤至结婚,这倒不是因为于凤至长得不漂亮。

于凤至长相清秀漂亮,连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弟弟溥杰都曾夸赞过于凤至天生长了一张古典脸,生得漂亮又清秀,像极了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花。

张学良之所以不同意这桩婚事,只是单纯的厌恶包办婚姻。

张作霖也知道儿子并不满意这一桩婚事,他也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说,“你的正室原配夫人非听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

1916年春,于凤至嫁给张学良,于凤至大张学良3岁,所以婚后张学良一直称呼于凤至为大姐,于凤至称呼张学良为汉卿。

洞房花烛夜,于凤至与张学良约定:“汉卿,你今后在外头有多少女人我不管,但有一条,就是不能带她们回大帅府。”

张学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是日后他却背叛了这个承诺,并且不止一次辜负于凤至。

婚后最初几年,是张学良和于凤至的蜜月期,到1919年,于凤至先后为张学良生下四个孩子。

就在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于凤至突然大出血张学良立刻派人把奉天城里知名的中医西医都请到了府里,可医生们都说:“实在治不了。”

无奈之下,张学良的岳母和张母商量着说,不如让张学良娶了于凤至的侄女,以便照顾4个孩子。

张学良却说:“这不是催着大姐死吗?”张学良死活不同意,但又拗不过两位老夫人。

后来于凤至居然奇迹般的好了,张学良的执意抗婚让她感动不已:“一日夫妻百日恩,汉卿心里终归还是有我的”。

但是在1927年,张学良初次遇见了让他一生都为之沉沦的女人—赵琦霞,又名赵四。

就在两家人都不同意的情况下,赵四甘愿放弃名分,对外声称自己是张学良的秘书,于凤至虽处事大气,但唯独忍不了让她住进家里。

但是张学良却把赵四小姐丢于凤至安排。不过于凤至办事很有章程,一切都为丈夫着想,她把赵四小姐安排在一处别院住下。

后来于凤至看到赵四小姐对张学良如此情深,心甘情愿没有名分地陪在张学良身边,决定在少帅府为赵四小姐建一栋小洋楼,让她在搬进帅府居住。

1929年,赵四为张学良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因为赵四没有名分,于凤至便将孩子抱回帅府亲自抚养。

这样貌似和谐的生活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幽禁,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得知消息的于凤至心急如焚,为了营救丈夫四处奔走。

再加上家中的大小事务都落在了于凤至肩上,巨大的压力催化了她的病情,于凤至的乳腺疾病开始恶化。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于凤至带着贴身侍女及张学良的一名副官从上海搭乘国际航班来到美国治病。

自此,夫妻二人永别,于凤至再未见张学良一面。在美国治疗时,于凤至一个人挺过来数次手术和治疗。

后来经过治疗身体得以痊愈,康复后的于凤至时刻不忘张学良的嘱托,她在照顾孩子们学业和生活的同时,竭尽全力为张学良获得自由而奔走呼吁。

她在美国买了两处别墅,都按照当年北京顺城王府家里的居住式样装饰起来,自己住一处,另一处留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后来张学良和于凤至的一次紧急通电话,他对她说了这7个字:“我们永远是我们”,于凤至早就听出了其中蕴含的意思,过后她泪流满面的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在于凤至看来,真正的爱情不在于一纸婚约,这份离婚协议是被蒋介石逼迫而签的,她和张学良内心中都不承认它。

所以在于凤至的心里,她与张学良并未离婚,张学良依旧是她的丈夫,她依旧是张学良的妻子。

于凤至就这样等他到93岁,离世前还叮嘱在她的墓旁边给留个空地,墓碑上刻“张于凤至”,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与张学良团聚。

于凤至对张学良如此付出,究竟是因为情根深种,还是因为三从四德的思想在作祟?亦或两者都有?于凤至漫长岁月的等待,感动了无数人。

于凤至的退让,最终成全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对于凤至来说,爱到无可奈何就成了一种成全,很无奈,但却最真实,选择成全也是一种勇气。

这一生,于凤至爱他懂他帮他,无怨无悔,只是终究没有等到和张学良的重逢,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爱情是很奇妙的东西,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

女人最宝贵的时间就是青春,她把生命中最美丽的样貌留给你,她相信付出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就如同她对你的爱一样,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最值得去做且永不反悔的事情。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