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逆势增长,借东南亚绕道避关税,特朗普高关税贸易战失效】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尽管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对华关税,中国4月出口额同比增长8%,不仅未被遏制,反而为即将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增添底气。数据显示,对美国出口下滑21%,但中国对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出口猛增21%,填补了美国市场的缺口。这些国家被分析人士视为“转运中枢”,表明中国企业正通过第三国规避美国高达145%的关税。
自2018年特朗普首次挑起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出口商就被指采取多种手段逃避美国关税,包括伪造文件、低报价格、在第三国贴上虚假产地标签(即“转运”),或将部分生产环节搬到海外。数据显示,美国从中国直接进口的受关税商品减少,但从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东南亚等国进口的同类商品却增加。中国学者指出,这背后的实质并不是供应链脱钩,而是中国产品通过中间经济体间接进入美国市场。
义乌,这个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成了规避关税的热点地区。75,000个商户忙着生产圣诞、万圣节和美国大选用品。当地物流公司如上海祥程、义达国际等,甚至在社交媒体和官网上公开宣传“中性包装”“新加坡转运”“印度绕道”等策略,虽然他们声称操作合法,但专家提醒,美国海关正在加强审查,获取第三国原产地证书变得越来越困难。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中,他对中国商品最高征收245%关税,并同时对多国商品加税(部分国家如越南、泰国获90天暂缓),试图堵住这些“套利”漏洞。尽管如此,全球化布局的中国制造业依然在扩张。中国电动车、电子产品企业在海外设厂,不仅为开拓新市场,也为规避美国制裁。哈佛商学院研究指出,自2018年以来,经由越南转运的中国产品增长了约21%。
义乌还在中东打造新桥头堡。2022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在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设立大型海外市场,当地官员透露,特朗普加税后,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咨询在迪拜设厂,以获取当地原产地证书,从而绕开中美贸易战影响。
尽管专家承认美国的关税施压让转运难度加大,但他们也普遍认为,只要中美关税差距悬殊,规避和套利的动力就不会消失。贸易就像河流,即便筑起巨石,水流终将找到出路。此次中美日内瓦会谈,外界并不看好突破,但这场贸易博弈仍将长期塑造全球供应链格局。
中美谈判特朗普贸易战热点观点海外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