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如何避免买到“烂尾车”?我的建议就一个——“尽量选大品牌”,再就是看负债率

康源聊科技 2025-05-11 15:44:35

消费者如何避免买到“烂尾车”?我的建议就一个——“尽量选大品牌”,再就是看负债率! 随着国内一家又一家新势力品牌倒下,宣告着新能源车企的洗牌正在加剧,而新能源的红海市场竞争又务必会带来连锁效应影响到一些传统燃油车企,所以一些转型失败基本盘也守不住的传统大车企也岌岌可危。 之前就爆出一些消费者交了钱没拿到车,或者一些拿到车了但是厂家却半死不活甚至倒闭了,没有后续服务了。没有售后(保养、维修、换件等)不说,有的甚至车机没网,也没办法用智驾,这不就是妥妥滴——“烂尾车”,这跟不通水电气甚至没交房的“烂尾楼”有什么区别? 所以,现在大家买车一定要多看看车企,而不要只关注汽车本身,特别是一些负债高的车企,更要值得关注,说不定下一个就暴雷了。 当然,大家也不要谈“债”色变,因为汽车行业本就是一个重资产、周期长、供应链多的行业,体系庞大,从上游供应链,再到生产制造(产品迭代技术研发等),仓储运输、以及终端销售(经销商)和售后等战线拉得很长,所以这注定这也是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当然,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 但是高负债不等于高风险,我们除了要看负债,还要看负债率。打个比方,假如你月入10000,你负债1000,那这负债只占到你收入的10%,但要是你月入1000,但是负债1000,那你的负债就占月收入的100%。所以同样是负债1000元,不同的人效果不一样。 同理,越大的企业负债就越多,因为它的盘子摊得足够大,即使是很正常的业务流转也需要这么大的资金。这也是为啥丰田负债3.3万亿,奔驰宝马负债1.3万亿,但是这几家的负债比是差不多的。我们可以看看全球几大车企和国内主要车企的负债和负债率,就能看出整个行业的一个水平。 通过图一我们可以看到,全球主要车企的负债率在60%左右,差一点的能到80%,其中我们熟知的大众、奔驰、宝马、现代、丰田都在60%以上,本田刚好卡在57.38%,做得最好的是特斯拉,仅仅只有39.6%。作为对比,我们看看国内企业近近三年的负债率对比,绝大多数维持在60%和70%之间,跟全球各大车企的数据也不相上下。 但是,与全球车企不一样的是,国内车企的负债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塞力斯降得最多,达到10.55%,其次是比亚迪,降了近4%。反而是国外车企略有增长,换句话说我们在逐步走上正轨,他们反而有点不可控了。 另外,车企很看重的一个供应链付款周期和付款比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没有哪家供应商愿意给结款不爽快的企业供货,拖得越久风险越大也越容易拖垮,而一家车企长期逾期不给供应商结算也反过来说明这家公司的营收状况不健康。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结算周期最短的厂家是比亚迪和吉利,均只有127天。而这两家的供应货款占比也是最低的,发分别是31%和32%,周期最长的是蔚来,付款周期195天,占比达到惊人的52%,并且蔚来的财报显示,一直处于亏损状况。 最后就是有息负债,简单来说就是有利息的债务,这部分占比越高那对整体营收就越不利,还是前面那个1000块负债的例子,同样是借1000块钱,别人是900块需要付利息,而你是只有100块是有利息,那明显最终还款金额是这900有息的还得多,因为利息的本金大,占比大,很容易陷入利滚利的死循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全球主流车企的有息负债占比都非常高,报表最好看的特斯拉最低,仅仅只有17%。 而国内主流车企的占比最高的是蔚来,达到22%,其余的车企大多数在10%以上,这明显看起来正常得多,并且塞力斯和长安都做到1%以内,看来这两家重庆的车企都控制得不错。而比亚迪在这么大体量下做到了5%非常牛,这比理想的9%和特斯拉的17%都要高出一大截。 总的来说,好的车企一定是产品卖的好(产品本身强),且负债率低,经营状况健康,不能是虚胖的虚假繁荣。有些车企单看销量卖的不错,但是产品单价低,没有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纯纯赔本赚吆喝也不行。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康源聊科技

康源聊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