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并成为明朝最强军团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是因为他们是边实战边练军。当时戚继光收到的是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将令,命戚继光的三千戚家军日夜警戒,并让戚继光到台州海面巡视守备。 而刚开始戚继光便拒绝了,直接写了一封信回复胡宗宪,大意是戚家军还没练完,不能从命。这把胡宗宪气得不行,跟幕僚徐渭是大发牢骚。 可在徐渭看来却不同,这里面戚继光写了他的原因,说浙直的沿海最重要的有两处,一为台州,二为海门城,而海门城的守备是谭纶。倭寇看起来是主攻台州,实际上可能是疑兵之计。第二才说起戚家军还没有训练成军,现在训练是非常要紧之事,若不是十万之急之事,他自己是不能够离开新河。 徐渭认为戚继光说的对,如果只是抗命,戚继光就不写这封信来了,而且最后面还有一个重点,那便是戚继光在催粮,看来这次他是真的没粮了,只因朝廷答应给的粮食都没有到,而朝廷内阁现由严嵩之子严世蕃主持,他不给,就只有胡宗宪能帮戚继光了,否则他怎么能听命去抗倭呢? 就在胡宗宪一筹莫展时,有一个人已经提前想到了戚继光的难处,那便是戚继光的初恋沈黛云,她从丈夫唐献之的生意账上抽出了三成的利润用来买粮食,准备给戚继光送去;而很快丫鬟鞠月就得知了! 没等沈黛云送粮食,她的丈夫唐献之就已经回来了,一天一大早,他的府上来了几十个兵,唐献之亲自将粮食装车。随后唐献之说起这几十个兵是从谭纶谭大人处借来的,打算直接走官道送去新河城; 而原来夫人沈黛云只用了三成利润买粮草,唐献之又加到了五成;他还号召了台州的几个大户去外县筹粮食,很快就能到位了。拉下来唐献之命鞠月一同去,并给戚继光带一封信。而唐献之之所以如此卖力帮助戚继光也是有原因的,很快他就将夫人请到房间详述。
李建成刚被李世民干掉不到一个月,旧部当中第一个翻脸的,就是燕郡王罗艺,他在幽州举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