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舆论在说柳传志的问题?而柳传志却屹立不倒。这其中他做对了什么?冲突的主要来

鸿树和趣事 2025-05-12 07:07:50

为什么舆论在说柳传志的问题?而柳传志却屹立不倒。这其中他做对了什么?冲突的主要来源和问题是什么? 舆论热议柳传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 路线抉择与技术发展:倪光南加入联想后,汉卡业务为联想发展奠定基础。但后来柳传志暂停芯片项目研制,放弃“技工贸”路线,转向“贸工技”,致使联想在前沿科技产业逐渐缺位,被认为阻碍了中国芯片产业发展。 - 产权改革与国有资产:在联想产权改革过程中,柳传志在香港成立公司转移资产,以及管理层购买中科院股权等操作,被指存在侵害国有资产利益的嫌疑。 柳传志“屹立不倒”,可能有以下原因: - 企业发展贡献:柳传志带领联想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PC企业,让中国PC价格大幅下降,带动了相关供应商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 未被认定违法:截至目前,官方未对柳传志及联想改制问题立案调查,司法机关也未认定其违法犯罪,在法治社会中,没有确凿证据很难对其进行定论。 舆论冲突的主要来源和问题在于: - 价值观差异:经历过计划经济的老一辈,更看重“集体奉献”;年轻一代则认可“个人奋斗获利”,但要求“程序正义”,这种代际认知差异,导致对柳传志的评价呈现两极化。 - 信息透明度:联想改制过程中,一些关键信息如职工持股会的股权分配细节、无形资产估值依据等未完全公开,引发公众对“暗箱操作”的质疑,进而加剧了舆论冲突。 - 社会公平焦虑:联想高管高薪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大,研发投入占比低于一些同行,且联想系资本布局广泛,容易让人联想到“资本垄断”,引发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担忧和对“资本权力”的不信任。

0 阅读:15

评论列表

天下英雄出我辈

天下英雄出我辈

1
2025-05-12 14:38

贸工技阻拦中国芯片研发,没有华为,中国如今受制于人,站在中科院背景的国资位置高度,损坏国家民众的支持,谋私利大于公利,变国资为私企,组装厂只是外资打工厂,于国于民无益,国资如果都变私企,中外资集合企,成就早就超过联想,

鸿树和趣事

鸿树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