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历史照片中,侵华日军将抢掠的两只鸡挂在脖颈上,面露炫耀之态。在1921年的日本,一只鸡的售价高达3.6日元,相当于东京街头36碗拉面的价格——这意味着在当时的日本列岛,鸡肉是普通家庭一年难得品尝的奢侈品,连维持基本营养都属奢望。而同时期的中国农村,散养鸡群是千家万户的重要资产,却因此成为日军“以战养战”政策下的直接掠夺目标。 日军对家禽的掠夺并非个别现象,而是贯穿战争全程的普遍行为。受限于日本本土资源匮乏与战时经济崩溃,即便推行“以战养战”政策,侵华日军仍长期面临后勤危机:士兵实际收入因恶性通胀和军部强制储蓄制度大幅缩水,1940年日军单兵伙食费仅为战前1/3,连基本温饱都难以维系。前日军士兵东史郎在《东史郎日记》中多次记载:部队常因补给断绝“在荒野中像乞丐一样徘徊”,所谓“就地征发”实为明火执仗的抢劫。到战争中后期,日军甚至需靠挖野菜、捕蛇蛙充饥,而相对容易捕获的家鸡,自然成为其补充蛋白质的“优先目标”。
这张历史照片中,侵华日军将抢掠的两只鸡挂在脖颈上,面露炫耀之态。在1921年的日
历史小破
2025-05-14 14:01: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