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几个农民用铁镐敲开了戴笠的水泥墓,棺材中除了他的遗骸外,还有一把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农民们看到墓穴中都是破烂,不由怒骂:“还大特务呢,陪葬的都是一些破烂!” 几个农民不知道,那个破铁片,就是至尊国宝“九龙宝剑”。 1951 年的浙江,几个农民扛着铁镐,在江宁岱山的一处荒冢前停下。这是戴笠的墓地,因年久失修,早已荒草丛生。领头的老农用铁镐狠狠砸向那层斑驳的水泥,“轰隆” 一声,墓顶裂开一道缝隙。 众人七手八脚扒开碎石,棺木显露出来。当棺盖被撬开的那一刻,一股刺鼻的腐臭味扑面而来。 “啥大特务,陪葬的都是破烂!” 一个年轻农民看着棺材里的遗骸和一堆陈旧物品,忍不住骂道。在这些破烂中,有一把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锈迹斑斑,无人在意。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铁片,竟是至尊国宝 “九龙宝剑”。 说起这九龙宝剑,那可是大有来头。它本是乾隆皇帝的陪葬品,由清宫造办处打造,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 九条鎏金蟠龙盘绕在青铜剑身上,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腾空而起;剑身镶嵌着 108 颗蓝宝石,在光线的照耀下闪烁着幽光,璀璨夺目。剑柄处刻着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篆字,彰显着皇权的威严。 据说,这把剑不仅是一件珍贵的宝物,还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插在墓穴中间,意在镇住墓主的魂魄,守护皇陵的安宁,保佑大清江山永固。 然而,1928 年,孙殿英带着军队闯入了清东陵,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他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清东陵周边地区,随后对慈禧太后和乾隆帝的墓穴展开了疯狂的盗掘。 当孙殿英的士兵们打开乾隆地宫时,那把插在墓穴中央的九龙宝剑映入眼帘。 “这剑可真是个好东西!” 孙殿英贪婪地盯着九龙宝剑,眼中闪烁着欲望的光芒。“把它给我小心取出来,千万别弄坏了!” 他大声命令道。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九龙宝剑从墓穴中取出,连同翡翠西瓜、夜明珠等稀世珍宝,分装在十二口樟木箱中。 孙殿英盗墓的消息很快传开,各方势力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他和那些珍宝。国民党高层震怒,要求他交出珍宝;满清遗老遗少们更是痛心疾首,强烈抗议;就连一些民间势力也对这些珍宝虎视眈眈。 孙殿英深知自己捅了大篓子,为求活路,他决定用珍宝贿赂各方权贵。 “这串朝珠项链,你亲自送给宋美龄夫人,务必让她满意。” 孙殿英对亲信说道,“那九龙宝剑,就送给戴笠,他在蒋介石面前说得上话,有他帮忙周旋,咱们或许能逃过一劫。” 但孙殿英这个出身保定讲武堂的投机分子,心中另有盘算。在护送途中,他故意绕道天津,借道租界时,命人将真剑调包。当戴笠在重庆歌乐山公馆打开剑匣,看到的只是一把仿制的精钢倭刀。 “这孙殿英,竟敢糊弄我!” 戴笠气得脸色铁青,将剑匣重重摔在地上,“给我查,一定要把真剑找出来!” 然而,此时真正的九龙剑已到了军统北平站长马汉三手中。 1937 年淞沪会战前夕,孙殿英为谋取晋绥军兵权,特命亲信张厚歧携九龙剑赴沪,马汉三在六国饭店接应时,望着剑柄处的篆字,心中的贪念被彻底勾起。 1940 年秋,挥霍无度的马汉三为讨好日军华北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将宝剑连同北宋《千里江山图》真迹献上。“田中阁下,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还望您笑纳。” 马汉三满脸谄媚地说道。 田中隆吉深知此物烫手,在调任关东军参谋次长时,转手将宝剑交给了满蒙浪人川岛芳子保管。 川岛芳子将宝剑藏在北平九王府夹墙内,直到 1945 年日本战败才重见天日。1946 年,戴笠在北平第一监狱提审川岛芳子。那夜,牢房外的梧桐树被秋雨打得噼啪作响,气氛阴森压抑。 “说,九龙宝剑藏在哪里?” 戴笠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冷笑着,不发一言。戴笠一挥手,几个特务走上前来,将川岛芳子的衣服脱掉,用卡尺一寸一寸地测量她的身体。川岛芳子被吓得花容失色,最终妥协,用朱砂指甲在地面画出了藏宝图。 三日后,当特工们从九王府起出装有宝剑的紫檀木匣时,剑鞘上凝结的露珠在晨光中折射出诡异的血色。然而,戴笠拿到九龙宝剑后,厄运也随之降临。 原来,马汉三得知戴笠找到了宝剑,担心自己的罪行败露,便设计在戴笠乘坐的飞机上安装了炸弹。 1946 年 3 月 17 日,浓雾笼罩着江宁岱山。当搜救队找到飞机残骸时,那柄曾斩断三十枚银元的九龙剑已扭曲成焦黑的铁条,与戴笠烧成炭块的残躯纠缠在一起。 时光流转,到了 1951 年,几个农民敲开戴笠的墓穴,让九龙宝剑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后来,这把历经磨难的宝剑被妥善保管,最终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地库深处。 在恒温恒湿的防弹展柜中,九龙剑残骸与《千里江山图》再度相逢。 如今驻足展柜前细观,仍可辨剑格处半枚带血的指纹,有人说那是戴笠坠机时抓握的痕迹,也有人说那是孙殿英开启地宫时留下的印记。 但历史终究会给每个迷局答案:当九龙剑在 2008 年故宫文物普查中确认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时,检测报告清楚显示,剑柄内侧暗刻的满文小字,正是乾隆四十五年造办处的工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