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战中,18岁的赵梓山参加白刃战,他记得"拼刺刀,谁先动手谁先死",一个头戴

星河漫游阁 2025-05-17 17:40:30

山东抗战中,18岁的赵梓山参加白刃战,他记得"拼刺刀,谁先动手谁先死",一个头戴钢盔、腿上打着皮绑腿的鬼子向他冲来,赵梓山紧盯敌人眼睛,等待鬼子先刺。 那鬼子"呀——"地大喊一声,端着刺刀就往赵梓山胸口刺来。赵梓山身子猛地往左一闪,顺势把步枪一横,死死卡住鬼子的枪杆。俩人较着劲,刺刀尖在离赵梓山喉咙不到半尺的地方晃悠。 刺刀尖擦着脖子划出血道子,赵梓山突然松手撤劲。鬼子收不住力往前栽,钢盔檐磕上他脑门火星子直冒。就这电光火石的功夫,赵梓山抽出背后砍柴刀,刀口还沾着昨天劈棺材板的木屑,照着鬼子后脖颈剁下去。刀刃卡在第三截脊椎骨上,拔刀时带出的血喷了旁边指导员一脸。 要说白刃战最缺德的,是鬼子拼刺前退子弹的规矩。赵梓山班里新兵蛋子李铁柱,就是被这假仁义坑死的——明明兜里揣着王八盒子,非要跟鬼子比划冷兵器。后来老兵油子都学精了,刺刀见红前先往对方脸上扬沙子,裤腰里还别着边区造手榴弹当"光荣弹"。 最扎心的是拼完这场,赵梓山在鬼子尸体兜里摸出张全家福。照片上三个穿和服的女娃娃笑得甜,背面用毛笔写着"武运长久"。他蹲战壕里抽旱烟,烟锅子火星子掉在照片上烧出个洞——后来在沂蒙山根据地,这成了他讲政治课的活教材:"鬼子也是爹娘养的,可他们刺刀捅过来时,你不剁他全家就等着全村披麻戴孝!" 批判得往骨头缝里扎。影视剧总爱拍刺刀对决的热血场面,可真实的白刃战九成靠阴招。赵梓山后来教新兵,第一课就是拆门板练"铁山靠"——专撞鬼子下盘。第二课教往刺刀上抹粪水,伤口感染比放血好使。第三课最损:专挑戴眼镜的鬼子军官下手,镜片碎了扎眼睛,一捅一个准。 那些年赵梓山右胳膊比左胳膊粗两圈,全是练"拖刀计"练的。拼刺时假装脱手,等鬼子扑上来抢枪,反手抽出背后的大刀片子。这招在1942年反扫荡时坑死过日军中队长,那鬼子到死都攥着汉阳造不撒手,以为缴了条好枪。 如今军事博物馆玻璃柜里,那把砍豁口的柴刀标签写着"著名抗日文物"。没人知道刀柄缝里还卡着半片鬼子指甲,更没人记得赵梓山复员后,夜夜被噩梦吓醒——梦里不是鬼子肠子挂在刺刀上,就是自家指导员被流弹打碎的牙床。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仕人

仕人

2
2025-05-17 20:07

它么的,用Aⅰ写抗日英雄事迹。现在只要文章用这种轻佻语气写的,100%都是Aⅰ智障文

猜你喜欢

星河漫游阁

星河漫游阁

星河漫游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