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有样学样,学起了中国的“持久战”,这次一定要试出特朗普的深浅 日本首相石破

小猫仔聊娱乐 2025-05-19 00:25:07

石破茂有样学样,学起了中国的“持久战”,这次一定要试出特朗普的深浅 日本首相石破茂最近在国会放了个 “硬话”,说不取消汽车关税就坚决不跟美国签贸易协议,连临时的都不行。这招乍一看,有点学中国打 “持久战” 的意思 —— 不硬刚也不轻易服软,就跟你耗着,慢慢磨。但石破茂敢这么玩,背后藏着日本在这场贸易博弈里的几手算盘,既有不得不硬的苦衷,也有赌一把的小心思。 首先,汽车产业是日本经济的 “命根子”,美国这关税直接戳到腰眼上了。2024 年日本对美国出口的汽车和零部件加起来有 6.26 万亿日元,占对美出口总额的近 30%,丰田、本田这些车企每年靠美国市场赚走几百亿美元。更关键的是,汽车产业养活了日本 558 万人,差不多每 10 个工作岗位就有 1 个跟汽车相关。要是美国真把 25% 的关税加上,丰田一年就得少赚 70 亿美元,整个产业可能丢几十万个饭碗。这种情况下,石破茂要是松口,不光选民不答应,自民党内部那些靠汽车产业支持的议员能把他撕了 —— 明年参议院选举还指着这些票仓呢。 那为啥学中国打 “持久战”?核心就一个字:拖。石破茂心里清楚,美国现在搞 “美国优先”,特朗普政府盯着贸易逆差眼睛发红,短期想让他们让步难如登天。但拖下去有两个好处:一是等美国国内压力变大。汽车关税要是真落地,美国本土车企倒是高兴了,可美国消费者买车得贵好几万,经销商、零部件供应商都得跟着倒霉,特朗普明年大选还想拉中间选民的票,闹太凶对他没好处;二是看中欧谈判的火候。最近美国对欧洲、日本都加税,德国车企、法国制造业转头往中国跑,石破茂等着看中欧能不能谈出个新合作框架,到时候日本跟着搭个便车,手里的筹码能多不少。说白了,就是想靠时间耗散美国的锐气,同时给自己找个 “外援”。 不过拖也有风险,最怕美国 “逐个击破”。当年特朗普对付欧盟、加拿大就是先挑软柿子捏,这次要是盯着日本猛施压,其他盟友可能跟着认怂,日本就成了 “出头鸟”。所以石破茂一边硬扛,一边悄悄联合欧盟抗议美国的 “232 调查”,想把水搅浑,不让美国轻松得逞。另外,他自己国内也不省心 ——3 月刚爆出来的 “商品券丑闻” 把他支持率砸到 26%,自民党内部已经有人嘀咕换首相了。这时候要是在贸易谈判上服软,在野党能把他骂到下台,所以必须摆出强硬姿态,先稳住党内人心。 美国这边也没闲着,玩起了 “软硬兼施”。硬的是关税大棒直接挥过来,还把驻日美军军费跟贸易谈判捆绑,要求日本多承担几十亿美元费用;软的是放话 “只要让步就给安保承诺”,拿安全牌逼日本低头。但日本手里也有张 “暗牌”—— 握着 1.27 万亿美元的美债,要是真被逼急了,抛售美债能让美国金融市场抖三抖。不过这招太狠,不到万不得已不敢用,毕竟日本自己也得跟着遭殃。 现在这场博弈就像俩棋手在下慢棋,石破茂赌的是特朗普任期内想尽快出政绩,拖久了美国国内利益集团会施压;特朗普赌的是日本离不开美国安保保护,迟早会服软。但关键在于,日本能不能在 “硬骨头” 和 “现实利益” 之间找平衡 —— 既不能让汽车产业被打残,又不能真跟美国撕破脸。从历史看,日本 30 年前在日美汽车谈判里就靠 “拖延 + 妥协” 撑下来过,但现在日本经济不如当年底气足,美国又更不讲武德,这招 “持久战” 能撑多久,全看两边谁先扛不住。 说到底,石破茂学中国的 “持久战”,本质是弱势一方的无奈选择:没实力硬刚,只能靠韧性耗时间,盼着对手内部出破绽。但日美关系毕竟不对等,日本既要保经济命脉,又要靠美国安保,这根钢丝走得颤颤巍巍。至于最后是拖到美国让步,还是自己先撑不住,现在谁也说不准 —— 不过有一点挺清楚:当美日在关税场上较劲时,全球资本正往更稳定的中国市场跑,这场博弈的 “渔翁”,说不定早就站在岸边了。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小猫仔聊娱乐

小猫仔聊娱乐

小猫仔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