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几支考察小组从北京出发,分别对周边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他们这是要给一

怪味胡 2025-07-13 14:46:16

1955年,几支考察小组从北京出发,分别对周边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他们这是要给一所新监狱选择地址。 跑了有个大半年,可算是看到一个地方很适合修建新监狱。 在燕山的东麓,小汤山附近有一个名叫“秦城村”的小村子。这地方在北京的西北郊区,和十三陵相连。这地和城市的距离很远,一面背靠着大山,来往的人不多。这地理环境,天然的适合修建监狱。虽然位置比较偏,但是附近也有现成的几条公路,和附近的村镇相连。 不过,因为位置确实有些偏僻,那时候的秦城村附近,不仅很荒芜,时不时还能看到野狼的身影。 考察小组把地理位置上报之后,经罗瑞卿的批复,就定在秦城这地修建了。也是因为地名的缘故,这所苏联人援建的新监狱,也被人们习惯的称之为“秦城监狱”。 地址敲定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征购土地、修建公路、设计图纸这些了。 监狱的修建征购了当地村民的很多土地,那时候,秦城村的村民们,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果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果树。 经过商谈之后,决定以每棵果树几十元的赔偿价进行征购。其中,每棵柿子树,不管是大还是小,都统一按照40元征购。 除此之外,因为要重新修建一条公路和桥梁。就征购了十几华里的农田,这十几华里是从小汤山到秦城这段路程。 在开展土地征购工作的同时,设计人员们也在加班加点的设计着图纸。 图纸的蓝本是苏联专家提供的,咱们的设计员们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做了一些调整。整个监狱的设计,总体上是从这个三个原则进行考虑的,即:安全、坚固、保密。 在这三个大原则的基础上,也做到了人文关怀。 比如创新的在牢房里设计了卫生设施,还设计了医疗室和牙诊所。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关怀,有了这些待遇,也是有利于战犯们的思想改造。 1960年,秦城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功德林那边的战犯们就被转了过来,他们也成了这所新监狱的第一批住客了。

0 阅读:0
怪味胡

怪味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