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个来月的时间,一片重350克,每提7片的普洱茶,其身价就从3万元猛涨到了差不多7万元,翻了两倍的价格往上涨,这在茶叶圈子里其实是很常见的。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来这么一次,而这次普洱茶的身价猛涨,是在两年前了,也就是2023年的时候。 有意思的是,普洱茶很多次的身价猛涨,大多都是在两广、或者深圳这些地方。2023年的那一次猛涨,就是发生在广州,具体是在芳村的茶叶批发市场。 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小年轻,一个00后,名叫陈世鸿的年轻人搅浑了水。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把茶叶的价格给炒起来了,而那两个月的时间,他也薅了五个多亿。不过,当潮水退去的时候,这个年轻的老板也被警察带走了。 而当时有不少茶商也盲目的更风,大多数人都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不会是那个最终接盘的人。很多人都盲目的判断,这股风只要能持续半年,只要自己快进快出,一定是能赶在潮水退去的时候,成功上岸。 哪晓得就只持续了两个来月的时间,很多人都来不及游上岸,就挣扎在海浪里。 2023年的12月,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的很多老板们,估计是难以入睡了。他们仓库里积压的茶叶,价格狂跌,自己成了最后的接盘侠。在批发市场,持有十几万茶叶的老板数量很多,他们还算是好的。 很多都持有几十万,甚至还有更狠的,仓库里积压着上百万的茶叶。 当茶叶这个普通的产品,被人为赋予了“金融茶”的概念之后,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什么魑魅魍魉都展现出来了。 茶叶的功能就是用来喝的,它没有多大的附加价值。我之前在茶行业待过两年的时间,见过太多的老板也跟风玩“金融茶”这个概念。能赚钱的不多,赚到钱能守住的也不多。因为这股风每隔上一段时间就来一次,这一次他赚了,吃到了甜头,下一次八九不离十就得赔出去。 一旦吃到了赚快钱的甜头,谁还有哪个心思沉下来细水长流呢。 不过,我认识的一个茶老板,人家倒是守得住本。一次都没有更风,就是沉下心好好的经营自己的事业。 两年前的时候,他在批发市场只有一个面积不大的门面,大概七十多个平方左右吧。上个月去他那里喝茶,闲聊起来,乖乖,人家在西双版纳州的勐腊承包了半个茶山。在这个行业,中小茶老板里面,能一直保持这样清醒的人,是真的凤毛麟角,怪不得人家赚钱呢。 也是在闲聊的时候,聊起带他入行的那个老大哥,更风了两次。座驾从宝马换成了大众,在昆明的三套房产,如今也只剩下一套了。不过,他也算是幸运的,眼瞅着风向不对,及时抽身,也算是亡羊补牢,虽说资产缩水不少吧,但好歹还没梭哈进去。
最近这事儿可太有看头了!柴桑大姐这一出手,直接在三个档案馆里翻出了大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