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和陈赓,一个是老蒋的高材生,一个是老蒋的救命恩人,两人虽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

怪味胡 2025-07-14 14:46:24

宋希濂和陈赓,一个是老蒋的高材生,一个是老蒋的救命恩人,两人虽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但这两人的私交是不错的。老蒋也是知道宋希濂和陈赓之间的私交,但对于陈赓,老蒋也不反感,索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1950年,这一年的春天,多年未见的两人再次碰面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了。 那一年,宋希濂的身份是俘虏,被关押在西南军区负责的重庆白公馆里;而陈赓呢,当时正好是西南军区的副司令员,同时还兼任着云南军区司令员,真正的封疆大吏。 当陈赓得知他的这个故友在重庆的白公馆,随即就有了探视的想法。 两人见面之后,几乎谈了一整天。 在这之前,两人有差不多20年没有见面了,俩人一起畅谈着这20年来的人生际遇和世事变幻。 回顾当年和陈赓之间的这次面谈,宋希濂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说,对面的陈赓还是没有变幻,他并没有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来和我对话,这让我觉得亲切。 宋希濂也坦诚,自己当时面对陈赓的时候,心里还是十分的愧疚。 当然,他心里的愧疚并不是因为帮着打内战觉得愧疚,那时候的他刚被俘虏没多久,自然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他是觉得自己打了败仗,在陈赓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才觉得愧疚。 当时,宋希濂其实很想询问一个事,那就是后续会怎么对待他们这些战俘。 要是按照过去老蒋的做法,不投降的一律枪决了。因此,宋希濂心里也很担心,再加上他的父亲和妻子先后病逝,刚开始,他心里对生活也没啥盼头了,求死的念头有些强烈。 但时间一久,悲伤的情绪逐渐被时间冲淡之后,想活下去的念头也慢慢的浮现出来了。 或许是碍于面子,他并没有直接询问陈赓,后续会怎样处置他们。 这一次会面,陈赓请这个老友吃了一顿粗茶淡饭。 其实,对于故友心里的那个想法,陈赓在来之前就已经知晓了。陈赓告诉他,让他不要有太重的思想包袱,不要想太多,安心的多看点书,多思考一些过去的问题。 言尽于此,聪明的宋希濂也知晓此话的深意了。 老朋友自然不会直截了当的告诉他:我们不会杀你的。 但老友的那句话也很明白了,不要想太多,安心多看书,意思也很明白的,就是不会杀了他们这些战俘。 心领神会的宋希濂,打这以后也不在整日想着死的问题了,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十年之后,宋希濂获得了特赦,和他同一批获得特赦的还有杜聿明、王耀武、杨伯涛等人。其中,包括宋希濂在内的六个人留在了北京,其他人分别安置回了各自的原籍。 这一次,陈赓又请了这留在北京的六个人吃了一顿便饭。 1961年,陈赓将军病逝,宋希濂闻听此消息,悲痛不已。 他直言,陈赓的去世,让自己丧失了人生总一个难得的良友,他的伟大,他的忠诚,令我折服。

0 阅读:17
怪味胡

怪味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