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一名走失的战士正在越南的农田里挖红薯,突然迎面冲过来七八名越军,却并没有人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18 08:48:33

解放军一名走失的战士正在越南的农田里挖红薯,突然迎面冲过来七八名越军,却并没有人向他开枪,这是为何? 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解放军41军121师361团尖刀班班长陈书利带着战友们向高平方向穿插,任务是切断越军346师的退路。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即将考验这群年轻士兵的生存极限。 2月18日清晨,高平山区被厚重的雾气笼罩,能见度不足十米。陈书利的尖刀班正在密林中快速前进时,突然遭遇越军伏击。枪声在浓雾中炸响,部队瞬间被打散,陈书利和副班长韦程儒滚入路旁水沟躲避,等枪声停息再抬头时,大部队已不知去向。 两人摸索着找到一处废弃的茅草屋,意外发现了5名同样失散的战友,胡清祥、陈武贤、黄志荣、马占社,还有一名腿部受伤的战士。7个人清点装备,只有1支冲锋枪、2支半自动步枪和300多发子弹,干粮早已耗尽,陈书利当即决定,7人组成临时战斗小组,向北突围回国。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真正的生死考验,白天他们躲在密林深处,夜晚才敢行军。没有食物,就靠啃树皮、吃野果充饥。陈书利凭着在农村长大的经验,通过观察树木生长方向和山势走向判断北方,伤员的情况越来越糟,但没有一个人提出放弃。 2月19日晚上饥饿难忍的7人冒险进入一个小村庄寻找食物,却意外撞上了越军的包围圈。敌人从三面压来,7人被困在村口的一间化肥仓库里。陈书利迅速组织防御,用化肥袋垒成简易掩体,准备死战到底。 越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冲锋,7名战士拼死抵抗。陈书利的枪法极准,几乎弹无虚发。那一夜陈书利像着了魔一样,击毙了15名越军,陈武贤也毫不示弱,连续击倒14名敌人,激战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弹药即将耗尽。 眼看即将弹尽粮绝,陈书利下令砸毁武器,分头突围。他选择了最危险的正面路线,为战友们吸引火力。其余6人趁乱从侧翼突围,约定向北方汇合,这一分别,谁也不知道还能否再见面。 陈书利独自在丛林中潜行了4天4夜,腿部伤口感染化脓,高烧不退。2月23日,饥饿到极点的他发现了一片红薯地,正蹲下刨食时,几名越军巡逻兵出现了。生死关头,陈书利故作镇定,等敌人靠近后突然开火,击毙3人后跳入水沟逃脱。 体力透支的陈书利爬上一处山头,远远看见了中国军旗。他激动得跪地敬礼,随即昏倒在地。待后方部队发现他时,这个平时体重65公斤的壮小伙只剩下45公斤。 军医在他藏身的岩洞里发现了用血写下的遗言:“战友们,如果我死了,请告诉我父母,儿子没给国家丢脸”。 更令人惊喜的是,其他6名战友也陆续归队,7人竟然全部生还。这在当时几乎是个奇迹,因为单兵在敌后生存超过3天的概率微乎其微。他们不仅活着回来了,还共计击毙越军32人,创造了小分队作战的传奇。 这7个年轻人用5天5夜的生死考验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在绝境中,真正的武器不是枪炮,而是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兄弟间的相互扶持。他们的故事至今仍在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国军人精神传承中的宝贵财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信息来源:《英雄画卷——对越自卫还击战通讯选》

0 阅读:0
棉花糖小仙女

棉花糖小仙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