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空军前副司令张延廷示警:大陆若攻台,解放军火箭炮一定会打前锋,一旦饱和攻击,台

时光旧梦远 2025-07-18 09:21:22

台空军前副司令张延廷示警:大陆若攻台,解放军火箭炮一定会打前锋,一旦饱和攻击,台湾就没了,弹药马上消耗光。而解放军双尾蝎无人机疑顺时针绕台,恐让台湾相当危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曾是台湾空军的顶梁柱,一路晋升至副司令,退役后又在大学执教,是位兼具实战经验与战略理论的硬汉。 曾经,他对台海局势尚抱有一丝乐观,甚至构想过“围魏救赵”式的想法,试图将战火引向对岸,为台湾换取主动。 谁知如今,他却话锋一转,以近乎绝望的口吻断言:“台湾,没戏了。” 这位前空军高官,就是“张延廷”,让他彻底推翻过往判断,发出“饱和攻击下台湾就没了”这般惊人预言的,是一场现代战争中,台湾将要面对的残酷“不对称”现实。 张延廷的警告,首先指向了解放军的火箭炮,在他看来,一旦开战,第一波攻势必然是铺天盖地的远程火箭炮,这火力的勇猛,台湾根本无法招架,弹药库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被清空。 以解放军的PHL-191远程火箭炮为例,它的射程高达500公里,足以从福建沿海覆盖台湾全岛,更关键的是,它还能发射精度在10米内的“火龙480”战术导弹,准头与导弹无异,却比导弹便宜得多。 这笔成本账,台湾根本算不起,一枚火箭弹的成本约五百万新台币,而台湾用于拦截的“爱国者”导弹,一枚则要上亿。 用十发廉价火箭弹换你一发昂贵的拦截导弹,这种消耗战怎么打,张延廷早就断言,在这种饱和攻击下,台湾的防空系统很快就会被打穿。 火箭炮追求的是数量与覆盖,如同暴雨,专门砸向机场、雷达站、指挥中心等关键节点。 从福建发射,两分钟就能命中新竹的军事目标,飞行员恐怕还没跑进机舱,机场就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这种速度,谁都承受不了。 张延廷还提到的另一种致命武器,是解放军的“双尾蝎”无人机,这种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续航长达35小时,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幽灵。 它最可怕之处并非挂弹攻击,而是情报搜集,据说,这款无人机曾环绕台湾本岛飞行,系统性地摸清台湾的防务底牌。 从外界分析,解放军可能采取“双机协作”战术:一架无人机打开雷达故意暴露,吸引台军防空系统注意,而另一架则在暗中悄悄收集雷达信号和通讯频率。 一来二去,台湾的防空阵地、“爱国者”导弹基地在哪,可能早就被画在了地图上。 无人机就是火箭炮的“天眼”,精确引导着火力,这种陆空一体的“组合拳”,已经构成了一套高度整合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将卫星、无人机、信息战和火力打击融为一体,让对手难以招架。 反观台湾,其困境则显得格外突出,首先是地理劣势,台湾岛小人多,毫无战略纵深可言,离大陆又太近。 解放军的战机几分钟就能抵达,导弹和火箭弹更是转瞬而至,台军的反应时间被压缩到极限。 其次,2025年防务预算虽突破6470亿新台币,但近四成靠举债,这笔账最后还得全民来背,高价买来的装备,却常常是“冤大头”式的采购。 例如,花大价钱买的NASAMS防空系统,价格就比其他国家高出一大截,显然被收了“友好价”。 而自己研发的“雷霆2000”火箭炮,射程仅45公里,连海峡中线都够不着,实战价值微乎其微。 就连空军的F-16战机,也因频繁升空应对解放军军机而过度磨损,妥善率堪忧,飞行员中甚至传出离职潮。 更致命的是弹药储备和内部士气,张延廷直言,高强度作战下,台湾的弹药撑不了几天,台军自己都承认,连防毒面具、通讯设备等基本物资都严重短缺。 一支连训练装备都配不齐的部队,如何应对现代战争,而最新的民调显示,近七成台湾民众不愿亲自上战场。 张延廷的思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对抗,他甚至提出,解放军根本无需动武,只要掐断台湾的天然气运输线,三天不让船靠港,全台工厂就得停摆,民众生活都会陷入混乱。 这种“软刀子”式的经济封锁,杀伤力或许比导弹更强。 从当年那个提倡主动出击的战略家,到如今直言“台湾没戏”的现实主义者,张延廷的心路历程,映照出两岸实力差距的残酷现实。 他不再相信台湾能玩什么“花活”,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战术都显得苍白。 他的话听起来刺耳,却是一位老兵对和平最深切的呼唤,战争不是喊口号,一旦炮声响起,受苦的终究是普通百姓。 当硬实力的差距大到无法用战术弥补,当经济命脉脆弱到不堪一击,和平,或许就不再只是一个选项,而是唯一的出路。 【信源】环球网

0 阅读:0
时光旧梦远

时光旧梦远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