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

小史论过去 2025-07-30 18:13:27

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而李玉堂同样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 李玉堂生于1899年3月18日,在山东广饶县一个地主家庭长大。从小家境不错,让他有机会上私塾和学校,1915年他加入讨袁队伍,尝到了战场的滋味。1921年,他当了炮兵,1924年考进黄埔军校一期,和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并称“三李一王”。毕业后,他从排长干起,参加东征和北伐,屡次立功,升到团长、旅长。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部打淞沪和台儿庄,1938年升第八军军长。1939年,在武汉会战南浔线,他守棺材山25天,击退日军,部队获“泰山军”称号,第八军后来改第十军,他继续当军长。 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李玉堂的第十军守高桥、金井,面对日军三个师团围攻,阵地丢了,他被撤职。部队官兵不服,闹得继任者都不敢上任。两个月后,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薛岳想让他复出,蒋介石亲自打电话问他是第十军军长和黄埔一期生吗,就把长沙防务交给他。李玉堂复职后,指挥第十军在城外设防,挡住日军进攻。中国军队伤亡两万八千多,日军伤亡五万六千多,还俘虏一万三千九百人。这仗打得漂亮,国际上都认可,美国罗斯福说盟军胜利靠长沙大捷,英国媒体也赞。第第十军获三面“飞虎旗”,李玉堂升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衡阳保卫战,李玉堂指挥第四十六军和第六十二军去援第十军。那时第十军军长是方先觉,守城47天,日军十一万包围太紧,援军冲不破。他亲自在前线指挥,部队拼尽全力,但衡阳还是丢了。李玉堂引咎辞职,蒋介石没批。1945年,他升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驻广西,抗战胜利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他当第十绥靖区司令官,1948年兖州战役守城七天七夜,败给陈毅部队,被蒋介石说“永不再用”。1949年,他去海南,当第一陆军司令兼三十二军军长,挡了榆林口一仗,但海南失守,他撤到台湾。 李玉堂到台湾没多久,1950年5月,他妻子陈伯兰因涉嫌与地下党联系被捕。这事儿源于海南时陈伯兰的哥哥陈石清是地下党员,劝李玉堂起义,李玉堂同意但说要等时机,结果交通中断,没联系上。副官李刚被捕后招供,李玉堂也牵连进去。审判时,钱大钧判李玉堂十五年徒刑,说他知匪不报。但蒋介石看判决书,批了个“耻”字,就改死刑。1951年2月5日,除夕那天,李玉堂夫妇和陈石清被押到台北碧潭刑场执行枪决。临刑前,李玉堂喊出一生为国,心有不甘。他的遗书也写道,总统命令无申诉余地,我无对不起国家之事,国家如此对我,于国家何益? 枪决后,蒋介石下令保密,死讯没公开。台湾当局控制记录,避免外传。李玉堂家人遭打击,全家散了,子女生活难。他的女儿李国英终身未嫁,坚持为父母申诉。多年后,真相渐露。1983年7月20日,山东省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这基于他抗日贡献,如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追认时,审查确认他曾接受起义条件,但战事阻断联络。2004年,台湾还发恢复荣誉证书,变相承认错杀。他的事迹进历史教育,提醒战争和政治的复杂。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