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冯德莱恩承诺对美国的6000亿美元投资几小时后,布鲁塞尔方面就澄清她无权做出这样的承诺。 其实这事儿得从欧盟的“体质”说起。别看欧盟整天喊着“团结就是力量”,但内部权力已经分散了。按照《里斯本条约》第310条,涉及成员国财政的大事儿,必须27个国家一致点头才行。冯德莱恩虽然顶着“欧盟总理”的头衔,但其实也就是个“高级协调员”。 这已经不是欧盟第一次上演“领导人画饼,布鲁塞尔拆台”的戏码了。2013年,欧盟和美国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当时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要建成“全球最大自贸区”。 结果一谈就是三年,27个成员国各怀心思:法国担心农产品被美国转基因大豆冲垮,德国车企害怕美国的环保标准,波兰又惦记着自己的奶酪出口配额。结果什么都没干成。 这次冯德莱恩的6000亿投资承诺,就是TTIP的2.0版本,只不过这次连谈判桌都没上,直接被内部人给“毙”了。 而且,冯德莱恩承诺的6000亿美元,算下来,未来五年每年都得投1200亿,欧洲的资本家们又不傻,现在全球经济这么不景气,谁会把钱往美国的“无底洞”里扔? 举个现实的例子,大众汽车当年在美国田纳西州建厂,投了8亿美元。这事儿是德国政府逼的吗?根本不是,完全是大众自己看中了美国市场的潜力。 要是欧盟真能指挥企业投资,那欧洲的空客早就该去美国建分厂了,何必等到现在还在和波音打官司? 冯德莱恩这次的“乌龙事件”,其实暴露了欧盟的一个致命伤:领导人总想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却忘了自己手里根本没实权。 另外冯德莱恩承诺的6000亿投资,连个“说明书”都没有。欧盟委员会既没说这笔钱要投到哪个领域,也没说有没有税收优惠或者政策支持,这事大概率也是一场空。 其实欧盟的这种“嘴硬心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冯德莱恩也曾说要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结果到了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额还不到800亿美元。这次的6000亿投资承诺,就是历史的重演。 不过话说回来,冯德莱恩也有自己的苦衷。现在美欧关系,一会儿因为数字税吵架,一会儿又因为钢铁关税和好。她急着给美国送投资,说就是想缓和关系,避免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30%的关税。 总的来说,冯德莱恩这次的“豪言壮语”,不过是一场自娱自乐的政治秀。欧盟既没有兑现承诺的能力,也没有兑现承诺的意愿。 对于这种“空头支票”,咱们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靠得住的,永远是自己兜里的钱,而不是别人嘴里的“大话”。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就在冯德莱恩承诺对美国的6000亿美元投资几小时后,布鲁塞尔方面就澄清她无权做出
全球秒报君
2025-07-31 04:31:1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