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00名八路军被日军包围,这时,西南方向杀出一支神秘部队,众人以为得救了,没想到仔细一看,顿时傻眼了,援军才30多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1年冬天,沂蒙山大青山一带风雪交加,刚进十一月,日军开始调集大量兵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起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合围。 这次行动由日军高级将领亲自坐镇指挥,配合伪军总计五万三千余人,目标就是彻底摧毁根据地,抓捕中共山东分局、115师师部和各机关要员。 抗大一分校此前刚刚转移至大青山地区,校部设在胡家庄,学员和机关人员分散在周边村落,一共约三千人。 其中绝大多数是后勤、医护、文工团等非战斗人员,只有第五大队属于有武装的学员队,装备也极其简陋,一挺捷克机枪、少量步枪、子弹有限,只有几颗自制的手榴弹。 11月30日凌晨,天还没亮,大青山东北方向突然响起密集枪声,敌人兵分多路,分头包抄,整个山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完全围死。 大青山上的哨兵在蛤蟆石沟方向最先发现敌情,枪声一响,驻扎在山沟里的干部、医护、文工人员纷纷惊醒,慌忙向山坡逃命,第五大队学员迅速组织抵抗,抢占高地阻击敌人,为群众争取突围时间。 敌人火力猛烈,一路使用掷弹筒、九二步兵炮将阵地炸得乱石横飞,指导员程克带着一个班死守梧桐沟北侧的小山包,他们没有退路,用尽最后一颗子弹后,就抄起石头与敌人肉搏。 临死前,程克扑向一个鬼子,用牙齿咬掉对方耳朵,又被另一个敌人刺刀从背后捅穿,战斗到最后一刻。 此时,山谷下有三千多名机关干部、妇女儿童,混乱中失去指挥,敌人步步逼近,子弹已经打光的学员们将剩下的手榴弹分发完毕,手中没有武器的只得抱起石块,在残雪和尘土中寻找可以藏身的山洼。 就在敌人从西北方向开始突击的同时,三号高地上的战斗也到了生死边缘,第五大队伤亡惨重,多数学员已阵亡,中队长邱则民为了不让敌人通过通道,用机枪扫射到最后,最终抱着机枪跳下悬崖。 大青山的突围几乎断了希望,突然,西南方向传来枪声,所有人朝那个方向望去,只见一支队伍正向山头奔来。 战士们顿时眼眶发热,以为是援军赶到,但当这支队伍靠近后,人群哑了声,这不是正规部队,只有三十多人,穿着布衣,拿的兵器也多是老旧步枪、大刀、锄头。 他们是附近几个村子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由村长孙波带队,听说八路军被困,他们连夜赶来支援,孙波喘着粗气说:“你们保我们命,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你们死。” 话没说完就带头冲上去,王二柱所在的连正好顶在阵地上,他指挥剩下的十来名战士与这群民兵合力向敌人发起反击。 敌人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惊了一下,火力短暂减弱,正是这片刻的喘息,让更多人趁机撤到西山脚下。 沙河边的突围路口挤满了人,山头上的敌人居高临下向人群扫射,不少人倒下了,但也有人停下来搀扶伤员,有文工团女兵边跑边扶着肚子,有孕妇当场分娩,老百姓用门板抬着母子突围。 冲锋号在山后响起,是八路军主力部队赶到,日军开始混乱撤退,这时的三号高地已经失守,阵地上只剩下冒着烟的泥土和战士的遗体,西山也早已被鲜血染红,草坡上一块块浸血的棉衣说明有人刚刚倒下。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最终突围出来的机关人员和群众大约有四千多人,但为这次突围付出代价的是近千名牺牲者,其中大部分是抗大的学员,还有省战工会干部、记者、文工团成员、医护人员。 三十多位民兵几乎全员战死,村长孙波身中数弹,死前还握着大刀倒在山口,王二柱后来回忆,他们连名字都没留下,但在最危险的时候,用血肉为大家挡住了死神,他说:“那天我们都以为他们疯了,可我们谁都没忘记他们。”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百度百科——大青山突围
1941年,300名八路军被日军包围,这时,西南方向杀出一支神秘部队,众人以为得
如梦菲记
2025-07-31 16:17: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