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将在长安的安禄山长子安庆宗斩首。安禄山大怒,在攻占长安后,把

斗破苍穹斗气扬 2025-07-31 22:35:11

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将在长安的安禄山长子安庆宗斩首。安禄山大怒,在攻占长安后,把唐朝宗室、皇子皇孙公主共二百余人公开处刑进行报复。 安庆宗当时人在长安,皇帝不犹豫,直接下旨处斩,安禄山最疼的长子,死在了太庙前的血地上。 人头落地的那天,长安已开始震动,叛军正以一日百里的速度向西推进。 安庆宗在朝中虽无实权,却是安禄山在朝廷布下的旗帜。 皇帝知道此人不能留,更不能被安禄山拿回去做谈判筹码。 头落得快,刀斩得狠,就是为了传递一个意思:朝廷绝不示弱。 但这一下,真把安禄山逼疯了。 消息传到范阳,安禄山当场翻桌,把几名押解来的唐将拖出去砍了头。 “我儿子何罪!”这话刚喊完,整个军营便开始抓人清算,谁姓李、谁是宗室、谁和皇室有婚姻牵连,统统押出。 他没有急着进长安,而是绕道打洛阳。 安庆宗的死,让他放弃了短期劝降幻想,转为全面攻城灭国。 他要让李氏家族血债血偿。 757年,长安陷落,玄宗早逃入蜀地,宫城空虚,只剩一批守臣和宗室子弟未能撤离。 安禄山的军队进城后,马上开始查名单。 太常寺、宗正寺、户部档案全被调出,凡李姓王孙、郡主、公主、外戚、公侯,逐一登记。 领头处刑的,是孙孝哲,此人原为安禄山心腹,早年在营中负责“肃奸”,擅长搞清洗。 安禄山特命他主持复仇仪式,不许含糊。 这不是杀人,是献祭,是要用鲜血告慰死去的儿子。 第一批被拉出去的,是唐玄宗兄弟的子孙。 在太庙前临时修起刑台,四角挂帘,中间竖柱,百姓围观。 宫人被赶到角落,哭声压过了鼓点。 斩首的顺序按宗室血统远近排列,近亲先杀,远支后割,连皇族女婿都没逃掉。 据史书记载,首批就砍了一百三十余人,全是皇亲国戚。 第二批是公主。 荣义郡主曾是安庆宗正妻,处死时年仅二十六岁,被押出时拒绝蒙眼,死后被丢入同一条血沟。 这件事激怒了长安百姓,却没人敢吭声。 坊间传言,那天城中“血流三日未止,狗舔残肢,人闭户不敢出”。 连宗室子弟都不放过,更别提那些没来得及逃走的驸马、郡王、国公旧族。 孙孝哲专门点人——凡有“王”字封号者,不论实职虚衔,一律问罪。 拖去东市、南郊、太庙三处分批执行,砍完后再收尸丢进护城河。 张通儒带兵守宫城,给孙孝哲放行开道,协助处理“皇亲清单”,最后竟连老宫人、昭仪、内常侍都被清洗。 唐朝宗室血脉,在这一役中几近断线。 安禄山没有立刻回长安,他坐镇洛阳,听着汇报,一次次点头。 那是他儿子的命换来的血。没有审判,没有赦免,只有清算和报复。 等安庆宗的骨灰被送入洛阳城南,孙孝哲命人设坛祭祀,公开宣称“唐宗室之血,以慰安王之魂”。 整个仪式用了七日七夜,太庙血迹未干,新的宗室死者不断送来,整个长安如临鬼月。 一场大屠杀,变成叛乱史上最彻底的斩草除根。 唐肃宗即位后,一度下令追查宗室下落,结果从长安回报的数字只有一句:“皇脉已断二百四十三人。”肃宗看完奏折,沉默良久。 这个数字几乎是整个李唐王朝正支的一半。 多年后,新唐书写下这一页,笔墨不多,却字字沉重。 安禄山造反,子死父狂,杀戮之烈,史无前例。 但所有人都记得,安庆宗的头落下时,战火也彻底烧到了皇族最深处。

0 阅读:0
斗破苍穹斗气扬

斗破苍穹斗气扬

斗破苍穹斗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