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孙子李禹取笑宦官,宦官到汉武帝那告状,刘彻决定把他扔进虎池子里吓一吓他,绳

斗破苍穹斗气扬 2025-08-01 01:09:33

李广的孙子李禹取笑宦官,宦官到汉武帝那告状,刘彻决定把他扔进虎池子里吓一吓他,绳子放到一半就让人拉上来,没想到李禹是个狠人,他掏出一把刀,把绳子割断了! 酒席设在未央宫西侧偏殿,坐着的不是一般人,宦官出身的中常侍、上林苑使、内监、门下走马等杂职齐聚一堂,说是庆功宴,实则是一次派系联络。 李禹站在门口一眼扫过去,脸色已经挂不住,转身要走,被太子侍从喊住。 李禹是谁?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敢的儿子,根红苗正的武门子弟。 他身上带着一股“我们李家就不怕”的狠劲,虽然从军的少了,但骨子里那股犟,从小打熬出来的。 太子身边有人劝过他不要太冲,李禹摆摆手说:“咱们又不靠他们吃饭。” 宦官敬酒,李禹强行灌回去一杯,说声“喏”,就开始讲故事。话锋转到汉宫旧事,提到李陵、苏武时,酒桌一下子就冷了。 李禹夹带一句:“听说当年有个内监怕冷,非得抱住苏武那根羊皮袄不撒手。”有人笑了,有人没笑。 宦官当中有听得懂的,记下了他的语气、眼神和那句“怕冷”。 第二天早朝之前,那名中常侍就跪在甘泉殿外头,哭诉自己在宴席上被“当众羞辱”,说李禹“目中无人,亵渎宫制,毁皇帝亲任”。 话说得狠,句句不指名,但意思一个没落下。 汉武帝听完没动声色,只吩咐:“让他去虎池走一趟。”此话一出,左右都明白——皇上要借“吓一吓”,看看这小子有没有胆。 虎池设在离建章宫不远的苑中,一般用来驯兽,平常并不开放。这一回特地让人把老虎放进去,还命人备好吊绳。李禹一到,面无表情。有人递刀被他摆手拒了,说只需一条绳。 吊绳栓住腰,池边几人轮流放下。到了半腰,有人看向殿外,暗示可收绳了。御前副将一挥手:“拉!” 绳子刚动,李禹一把抽出匕首,“唰”一声,绳断。整个人直坠虎池。 围观的人全傻了。没人以为他真敢割绳。老虎转头,李禹落地瞬间翻滚、起身、退后、蹲地,连一个喘息都没有。虎没有扑,只是低声咆哮,他却不动如山。 御前副将慌了,马上命人驱赶老虎,扔生肉、敲铜锣、放响鞭,等虎走远,才有人下去接人。李禹手上沾着血,不知是老虎的还是自己的,衣服却一尘未破。他仰头一句话没说。 汉武帝听完报告,沉默良久,只留一句:“此人胆可用。”但这事传开之后,宫里不敢近他一步,太子府也开始对他客气得多。 然而麻烦没完。没过两年,又有人上奏,说李禹与李陵暗通书信。谁递的?还是宦官。说他持节出使张掖时,绕道酒泉,借夜送人进北地,称是给李陵送信。 汉武帝勃然大怒,下旨将李禹关入狱中,责令廷尉彻查。 案子拖了三个月,李禹不开口。廷尉问他割绳之事,是不是早有谋划。他冷冷一笑,不作答。狱中第三十六日,有人进来传话,说皇帝有意宽赦。 第二天,李禹死了。没有勒痕,没有毒发,只有口中塞了一团破布。医生诊断“窒息而亡”,结案卷宗封存,旁批:死因不明。 李家第三代,到此断线。 再提李禹,是在多年之后。史官私下整理“异行录”,特设一条:“李广之孙,割绳入虎池。”不立传,不入正史,只留一段流言。 宫里一位老内监晚年回忆,说李禹眼神里带火,不似常人。另一个小黄门接话:“你瞧,他都敢往虎嘴里跳,他怕你?” 有胆不一定有命。李禹自己选的路,没人拦得住。但有一点,所有人都记得住——他真割了那根绳子。

0 阅读:162
斗破苍穹斗气扬

斗破苍穹斗气扬

斗破苍穹斗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