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时,为啥总有人劝你“别折腾、少乱动”?这背后藏着不少过来人的经验,值得好好琢磨。 先说说最现实的问题:你根本猜不透市场的“脾气”。调整什么时候来?跌多少才会停?这些都是连资深专家都难精准预判的事。盲目操作,很可能刚卖完就涨,刚进场就跌,完全踩反节奏。 更关键的是,指数和个股常常“不同步”。有时候大盘明明在跌,你手里的股票却悄悄涨起来,走出独立行情。这时候要是因为担心指数而急匆匆卖掉,很可能错过自己持仓的上涨机会,悔得拍大腿。 再看牛市里的规律:普通人最该做的,其实是“躺平”持有,而非频繁买卖。回顾历次大牛市,数据早就证明了——交易越频繁,收益往往越差。频繁换股看似在“抓机会”,实则像在筛子上接水,漏掉的反而可能是最肥的行情。 投资大佬林园的话很有道理:想躲过每一次下跌的人,最终也会错过每一次上涨。一只股票的生命周期里,90%的时间可能都在震荡或下跌,真正快速拉升的时间不到10%。可偏偏就是这10%,决定了最终收益。想要抓住它,没有别的捷径,只能靠长期持有。 别忘了,我们都是普通人。精准踩点买在最低、卖在最高,那是“神”的操作,普通人硬要模仿,只会在追涨杀跌中迷失。与其幻想自己是“股神”,不如承认能力边界,守住自己的节奏。 行情就像潮水,有涨就有落,不可能一路狂奔。只要大趋势没逆转,政策支持力度没减弱,货币环境和估值逻辑都还在,就该用平常心看待波动。昨天会议释放的“利好资本市场”信号,已经指明了大方向,接下来不妨沉住气,等具体利好落地成为催化剂。 说到底,投资里的“不动”,不是躺平摆烂,而是看清规律后的理性选择——少折腾,反而离收益更近。
炒股时,为啥总有人劝你“别折腾、少乱动”?这背后藏着不少过来人的经验,值得好好琢
周仓与商业
2025-08-01 09:48:24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