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关税之后"打响韩国经济真正的生存之战 韩美关税谈判达成协议,意味着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另一场战争的序幕已经拉开。根据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此前韩国对美出口几乎零关税,但今后需要缴纳 15% 的关税。虽然美国的要求狮子大开口,让"15%的关税"貌似还算宽宏大量,但考虑到韩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在 5%-10% 左右,从数学上来说意味着此后出口要开始亏本。特朗普式的交易技巧是先提出对方根本无法接受的数字,然后貌似做出让步并达成妥协,对韩国也不例外。 韩国经济的自由贸易时代至此终结。几十年来,韩国企业一直以"适时生产"和"最低价格"为标准,将全世界当成一个巨大的工厂。这次关税协议的达成,预示着全球供应链将发生重大转变,今后想销售商品,就必须去到那个国家生产。对于韩国靠出口为生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韩国的就业岗位也可能因此变得岌岌可危。 因为这次达成的关税协议,韩国企业必须向美国进行天文数字规模的投资。以韩国的经济规模而言,确实难以承受。韩国造船、汽车、钢铁、二次电池等核心产业,首先成为了投资对象。韩国在拜登政府时期已经成为对美投资最大的国家,决定建设 15 家二次电池工厂、2 家半导体工厂和 1 家汽车工厂。然而,除此之外,还需要追加 3,500 亿美元规模的投资。这会导致国内工作岗位减少,国内投资能力的缩小。如何保护国内的产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国家层面的课题。 值得考虑"母工厂(mother factory)"战略。就是在国内设立掌握核心技术并专注于研发功能的"母工厂",将海外作为生产中心基地,以此保护产业生态系统。同时,迫切需要对新兴产业给予大胆的政府支持,制定产业政策以实现现有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应大胆引入此前因"大企业特惠"等政治看法而一直受阻的各种企业支持措施。 应该重新探讨像《黄信封法》或《重大灾害法》这样的反企业法。韩国的企业要战胜特朗普发起的关税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经很吃力了。还必须停止煽动工会的非法行为、让企业因工会而无法正常经营、让企业家经常身陷入狱风险的蛮横立法。 当前,全世界正在进行政府与企业一体同心的“政经密切连系”程度的未来竞争。在韩国,政治没有一天不在束缚企业。这样下去,将无法应对特朗普关税之后即将爆发的生存竞争。 来源:朝鲜日报
“中国为什么不跟美国谈关税互免?”——这句话最近在外贸圈被反复追问。答案其实就一
【21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