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美国要顶不住了!美媒:美国正遭受中国制造最严重的第二次冲击! 7月15日《纽约时报》发文称,如今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冲击,要比2000年前后的第一次冲击严重得多。 这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在美国人眼里,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第一次冲击是1999到2007年,那时候,中国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大量农民工进城,廉价商品像潮水一样涌向全球,美国制造业岗位一下子丢了近四分之一。 像弗吉尼亚州马丁斯维尔,本是世界毛衫中心,现在工厂关门失业率高;北卡罗来纳州海波因特,家具业衰退工人转低薪服务。 但对此,美国人始终没放在心上,因为当时的中国,说白了就是给全球打工,靠着承接最低端产业链,赚点辛苦钱。 可这次不一样了,从2015年开始,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直接往高端冲,盯上了航空、人工智能、通信、微处理器、机器人、核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太阳能、电池技术这十大领域。要知道,这些可都是“硬骨头”,不仅能带来高薪职位,还能影响地缘政治,甚至在战场上都能发挥优势。 美国一看这势头不对,从2018年开始就抡起关税大棒,想着给中国制造业来点“下马威”。结果呢?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说美国的汽车行业吧,福特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3600万美元,全年关税成本预计高达20亿美元。为啥?因为美国车企太依赖进口零部件了,关税一加,成本蹭蹭往上涨。 通用汽车更惨,第二季度利润骤降三分之一,直接亏损超过10亿美元。就连欧洲的豪华车企也没能幸免,梅赛德斯-奔驰和保时捷都下调了年度利润预期,保时捷因为没有美国生产基地,销售回报率可能从6.5%滑落到5%。这哪是在制裁中国啊,分明是在给自己的产业链“抽血”。 但中国这边,关税不仅没挡住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脚步,反而让中国企业更拼了。就说华为吧,美国把它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它获得美国技术,可华为愣是靠自己的研发,在5G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中国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全球近40%,华为一家就占了14%。现在全球每建10个5G基站,有7个用的是华为的设备。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更是把美国远远甩在了后面。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7%,全球每三辆电动汽车里,就有一辆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国际能源署都说了,中国每年新增的太阳能装机量比美国整个历史上的总和还要多,大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 反观美国,为了打压中国电动汽车,商务部提议禁售装有中国软硬件的互联网汽车,结果连通用和福特在中国生产的汽车都被波及,这不是自己断自己的财路吗? 美国的关税政策还让自己的农民吃了大亏。2018年之前,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占总出口量的60%以上,可加征关税后,中国转头就从巴西进口大豆。2025年美国大豆出口量比2017年下降了40%,很多美国农场主只能眼睁睁看着大豆烂在地里。更讽刺的是,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后,加工成豆制品再出口到美国,价格比美国本土产的还便宜。 在半导体领域,美国更是被中国的“备胎计划”打得措手不及。美国限制ASML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可中国的中芯国际愣是在成熟制程上实现了突破,2025年芯片产能比2018年增长了300%。华为的麒麟芯片虽然还没完全突破7纳米制程,但已经能满足大部分日常使用。 美国的这些操作,让全球都看在眼里。欧洲的车企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损失惨重,德国大众甚至考虑把部分生产线从美国迁到中国。全球88.62%的受访者都认为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有积极贡献,而美国的关税政策却被批评为“孤立主义”。 就连美国自己的经济学家都看不下去了,哈佛大学教授罗森伯格说:“美国现在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把所有筹码都押在关税上,却忘了自己的牌早就打烂了。” 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本质上是一场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新洗牌。美国想通过关税和制裁来阻止中国,结果却让中国产业链越来越完善,技术越来越先进。而美国自己,不仅制造业岗位没保住,还失去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场“冲击2.0”,说白了就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型的必然结果。而美国如果还是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继续搞贸易保护主义,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谁也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发展。 说白了,美国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放下身段,和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展开合作,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否则,“冲击3.0”可能很快就会到来,到时候美国可能连“叫苦”的机会都没有了。
“几代人的心血,被一个人四年搅得稀碎。”不少美国人最近把这句话挂在了嘴边,说的正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