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郭沫若去世8个月后,他的妻子于立群突然自杀身亡,从一份遗物信件中得知,于立群亲姐姐早就怀上了郭沫若的孩子,而她自己还嫁给了“仇人”。
那年的北京城刚开春,街边的桃花骨朵还没完全绽开,郭沫若的遗孀于立群突然在家自尽,这个事当时在文化圈里炸了锅,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时看着挺稳当的文人太太会走这条路。
直到后来有人收拾她留下的东西,翻出来几封泛黄的信纸,这才把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全抖搂出来了。
要说她丈夫这个人,年轻时候就是个风流才子,在二十来岁跑到日本留学那会儿,在东京医院认识了个护士叫佐藤富子。
那时俩人你侬我侬的,没过多久就住到一块了,那时候郭沫若还给自己起了个日本名字叫"郭开贞",对外头说是要搞文学研究,实际上天天跟佐藤富子在一起。
后来这个护士的父母发现闺女跟个这个学生好上了,气得要跟她断绝关系,郭沫若倒好,直接给人姑娘改名叫"安娜",说是要开始新生活。
这小两口在东京生了四个孩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全靠安娜在医院当护士撑着。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一响,郭沫若拍拍屁股说要回国抗日,把安娜和四个孩子扔在日本不管了,临走前还跟人家说"等仗打完了就回来"。
结果这一走就是十一年没音信,安娜带着孩子在东京吃糠咽菜,最困难时候连红薯叶子都当饭吃,后来听说郭沫若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又是当官又是写诗的,安娜托人带过好几封信,全被郭沫若当废纸扔了。
这边郭沫若刚回国就盯上了上海滩的文艺圈,1938年在个诗友会上,他认识了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
要说这于家姐妹也是怪,姐姐立忱是《大公报》的记者,妹妹立群是刚毕业的学生,那时的郭大才子一见着于立忱就迈不动腿,三天两头给人送诗送花。
于立忱那会儿正跟个有妇之夫扯不清,碰上郭沫若这么个情场老手,没多久就怀上了,后来不知怎么的闹得要死要活,1937年5月在上海自杀了,这事当时报纸上登过,不过谁也没往郭沫若身上想。
等到了1939年,郭沫若又跟于立群好上了,这回他学聪明了,先带着小姑娘从重庆跑到香港办了婚礼。
婚礼上于立群穿件素色旗袍,郭沫若特意给报社朋友塞红包,让把结婚照登在头版,婚后郭沫若带着新媳妇回重庆,在文化工作委员会当主任,整天忙着开会写文章。
妻子就搁家里带孩子,外头人都夸郭主任娶了个贤良淑德的太太。
日子本来过得挺安稳,哪知道1951年突然从日本传来消息,安娜带着四个孩子找上门来了,说是郭沫若当年抛妻弃子,现在孩子要上学没钱。
这事闹得文化部领导都知道了,总理亲自出面调解,最后给安娜安排了个文史馆员的闲职,每个月发一百二十块钱生活费。
郭沫若当着领导面跟安娜握手,背地里跟于立群说这日本女人就是来要钱的。
要说这妻子这人也真能忍,家里突然冒出四个日本孩子,她硬是没跟丈夫红过脸,后来安娜在北京住了二十多年,跟郭沫若住的地方就隔两条胡同。
逢年过节安娜还打发孩子过来送点心,于立群每次都让保姆收下,转头就倒进垃圾桶,这些事文化圈里老一辈人都知道,就是没人敢往外说。
1978年丈夫得肺癌住院那会儿,于立群天天往医院跑,有回护士看见她在病房外头抹眼泪,手里攥着张旧照片。
后来才知道那是她姐姐于立忱年轻时候的相片,背面还写着郭沫若给写的诗,等郭沫若咽了气,于立群收拾书房时从《青铜时代》书稿里掉出来一沓信,全是二十年代郭沫若跟于立忱的情书。
最要命的是里头有张医院证明,写的是于立忱1936年在东京做过流产手术,家属签字栏里明晃晃写着"郭沫若"三个字。
这些事堆在一块,搁谁身上都扛不住,于立群后来给单位写了个请假条,说要去上海看亲戚,结果第二天保姆去送早饭,发现人已经没气儿了。
后来来调查的时候,在她枕头底下翻出来两封遗书,一封是说郭沫若的,另一封是给她姐姐道歉的,这事直到九十年代末档案解密才透出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