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名志愿军战士悄悄顺走一袋美军地雷,兴冲冲带回阵地向连长请功,谁知连长一见,顿时脸色大变,厉声喝道:赶紧给人原封不动送回去!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2年朝鲜寒冬,铁原郡的雪原上,姚显儒的睫毛结了层冰霜。 他俯身盯着雪地里三道蛛丝般的金属线,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凝成冰珠。 远处土包后,张振江攥着步枪的手指冻得发紫,眼睁睁看着班长用牙齿咬向死亡绊线。 金属丝割破牙龈的瞬间,血腥味混着铁锈味在口腔弥漫,染红了雪地上的冰晶。 寒风吹过旷野,卷起细雪在绊线上打旋,像死神无声的嘲笑。 雪窝里,姚显儒的指尖在雷体上摸索。 美军M2A1地雷的撞针在零下二十度依然灵敏,他左手死死压住雷壳,右手食指抵住雷帽螺纹。 冰凉的金属吸走指尖最后的热量,旋拧的力道必须精准如外科手术——多半圈就会触发撞针。 当分离的雷管终于躺在掌心,他后背的棉衣已被冷汗浸透,在寒风中结成冰甲。 张振江爬过来时,看见班长嘴角凝固的血痂在月光下泛着黑紫色,像枚特殊的军功章。 连部的煤油灯下,连长用刺刀尖拨弄着拆解的地雷零件。 黄铜引信在灯下泛着冷光,他突然抓起雷管抛给姚显儒: "原样装回去!今夜给67.2高地‘送大礼’。" 几个战士面面相觑,张振江盯着重新组装的雷体喉结滚动: "班长,这‘礼’是不是太重?" 姚显儒没说话,用冻裂的手指蘸着机油涂抹雷壳接缝,确保每个零件都恢复成索命时的完美状态。 油灯将他佝偻的身影投在坑道壁上,像正在打磨利爪的猛兽。 子夜时分,雪粒像砂纸般刮着脸颊。 姚显儒跪在敌军巡逻道上,工兵铲凿开冻土时发出闷响。 他在显眼处埋下两颗雷,却把三十颗塞进路旁排水沟的积雪里。 罗兆才忍不住嘀咕: "沟里埋这么多,敌人又不傻..." 话音未落,姚显儒抓起把雪塞进他后颈: "等收尸队跳沟时,你就懂了。" 埋雷时他特意保留沟沿的踩踏痕迹,积雪下的绊线像蜘蛛精心布置的陷阱。 完成布设后,众人退到三百米外山坳,用白布裹住全身,与雪原融为一体。 黎明前的爆炸震落了防空洞顶的冰凌。 观察哨的望远镜里,美军收尸队正往排水沟跳,霎时腾起的火球连成赤红锁链。 硝烟散尽后,姚显儒在弹坑边捡到半截烧焦的军靴,靴筒里凝结的血冰碴泛着暗红。 他解下自己的绑腿,仔细裹好这截断肢埋进雪中。 起身时,朝阳正刺破云层,金光洒在雪地上,将未燃尽的引信残片照得如同散落的铜钱。 三个月后,当姚显儒站在授勋台上接过"二级排雷英雄"证书时,袖口还沾着机油味——那是连夜修复排雷钳留下的。 授勋仪式在防空洞举行,师长将证书递来时,洞顶突然震落积雪,恰如当日他排雷时抖落的冰碴。 那把钳子如今躺在军事博物馆展柜里,钳齿间卡着的半截美制绊线,在射灯下闪着冷冽的幽光。 展柜玻璃倒映着参观者的面容,与1952年雪原上那双映着地雷冷光的眼睛,在时空里无声对望。 主要信源:(八一视频——志愿军英雄传②|“起雷英雄”姚显儒:搬起敌人的地雷炸敌人)
1952年,一名志愿军战士悄悄顺走一袋美军地雷,兴冲冲带回阵地向连长请功,谁知连
尔说娱乐
2025-08-16 09:17:47
0
阅读: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