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科考船遭货轮暴力撞击,最终不幸沉入大海,船内的107名科考人员用

小史论过去 2025-08-20 12:30:30

1993年,中国科考船遭货轮暴力撞击,最终不幸沉入大海,船内的107名科考人员用尽全力呼救,但不远处的肇事者却无动于衷,这一起事故中三名中国科考队员失去了生命。可直至如今,肇事方仍旧未提出任何赔偿。 金明奇生于1944年,从年轻时就投身海洋工作,积累了大量远洋经验。他在1970年代参与东海勘探任务,指挥过多次科考船出海,处理过各种恶劣天气下的航行问题。1981年向阳红16号下水后,他负责首次试航,检查船体稳定性,并在1985年南极考察中解决冰区难题。到1993年,他担任船长,监督本次太平洋调查的航线规划,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张志挺出生于1950年代,早年专注海洋地质研究,1980年代参与西太平洋资源项目,协调数据采集,并在1992年近海任务中领导采样工作。这次航行中,他管理科学任务。周邦仪作为副总工程师,从1980年代初维修科考设备,主导向阳红16号的1992年改装,安装海底扫描仪和水文装置,负责技术检查。 遇难者于海洋是海洋地质专家,出生于1960年代,长期研究锰结核分布,1980年代末多次东海考察采集样本,分析矿产数据。孟今伟同样专攻地质,从1980年代起参与勘探,操作深海钻探设备,1991年任务中修复过故障。船上医生负责医疗,早年接受海军训练,处理出海伤病,这次携带基本药品和急救工具。这些人来自东海分局,职业生涯推动海底资源开发,在船上分工明确,金明奇指挥航行,张志挺管科学,周邦仪维护技术,遇难三人提供支持。 向阳红16号于1993年4月30日从上海港出发,执行西太平洋海底矿产调查,船上110人包括船员和科学家。5月2日凌晨,海面雾气浓重,能见度不足100米,船只在东海水域前进,位置约北纬29度12分、东经124度28分。值班人员因附近渔船信号干扰,关闭避碰雷达,继续原速航行。5点05分,银角号船首冲出雾中,猛撞向阳红16号右舷中后部。3.8万吨银角号嵌入机舱,钢板扭曲,主机爆炸碎片四溅。裂口宽5米,海水涌入舱室,水位迅速上升2米,人员在黑暗中逃生。222号舱室变形挤压,于海洋、孟今伟和医生被困,无法脱身。 金明奇从驾驶室苏醒,紧握控制台,拉动警铃,但电源中断,仅响两声。他喊叫集合船员,在倾斜甲板上奔跑,分发救生衣给科学家。海水淹没仪器,船体倾斜15度。银角号倒车拔出船首,加剧损伤,裂口扩大,海水加速灌入,甲板物品滑落。船员聚集船头,张志挺抛下救生筏,周邦仪检查艇只,仅左舷两艇可用。金明奇通过无线电求救,高声呼叫救援。落水人员在浪中浮沉,挥臂大喊,但银角号停在300米外,无回应,不派艇不抛绳,拒绝登船。 船体摇晃加剧,船尾下沉,人员跳海抓住筏边拉扯。金明奇等人最后弃船,5点25分离开。船只发出断裂声,船头朝上,5点40分完全沉没,整个过程35分钟。107人漂浮,继续呼救,银角号直到船几乎消失,才同意部分人登船,但不提供食物或医疗,幸存者挤在甲板湿冷中。 国家海洋局接到信号,派德意号拖轮赶赴现场。全速追赶银角号,在韩国济州岛西南水域交涉,5月4日10点,银角号同意转移人员,107人登上德意号,5月5日返回上海港。遇难3人遗体未寻获,家属接受国家慰问。调查显示,向阳红16号关闭雷达失误,银角号未避让和倒车不当负主责。银角号船员多韩国籍,悬挂韩国旗帜,韩国初否认,后承认部分过失,但拒绝赔偿。中国交涉强调设备损失近亿元,无保险。 金明奇继续海洋工作,推动安全培训。张志挺协调勘探项目,周邦仪改进船舶。事件加强航海警惕,但肇事方无补偿,留下记忆。这件事告诉我们,海洋科研路上总有意外风险,得靠大家提高警惕。国家海洋局后来加强了船舶安全管理,避免类似失误重演。幸存者们回到岗位,继续推动资源勘探,尽管损失巨大,但他们的坚持让中国海洋事业没停步。韩国方态度暧昧,至今没给出满意答复,这让遇难者家属一直等待公道。

0 阅读:68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