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VLA和WA,到底哪个才是未来?
今天聊天喷子插不上嘴的话题,毕竟有点门槛。我尽量说点大白话,让小黑子也学习学习。
来吧,开聊:
VLA 和 WA 代表了实现通用智能机器人的两种不同技术路线。
1. VLA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核心思想:端到端学习。让模型直接观看海量的视频(比如机器人操作、人类演示录像),学习视觉、语言指令和动作之间的关联。
好比一个“实干家”,通过看无数教学视频,模仿如何完成任务。你下指令,它就直接输出动作。
2. WA - 世界模型
核心思想:先理解,再行动。让模型在内部构建一个对物理世界的模拟和理解(世界模型),能够预测其动作会带来什么后果。先在脑海里“演练”一遍,再选择最佳方案行动。
好比一个“战略家”,脑子里有一个虚拟世界。它会在行动前先思考:“如果我这么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从而规划出最合理的动作。
你觉得哪个路线能胜出?
我认为最终胜出的很可能是融合了两者优势的路线,但中短期来看,VLA路线会发展更快、应用更广;而WA是更终极、更根本的方向。
可以这样理解:
VLA(当下主流):胜在效率。它利用现有的大量数据和大模型技术,能快速解决大量已知、有示范数据的任务。它是解决“可用性”问题的快车道。近1-3年,我们会看到VLA支持的机器人大量出现,完成各种分拣、搬运等结构化任务。
WA(未来方向):胜在泛化性和可靠性。它让机器人真正“理解”世界,能应对从未见过的新情况、进行复杂推理和长远规划。这是实现真正“智能”和“通用”的关键。但要构建一个准确、高效的世界模型,技术挑战极大,是更长期的目标。
结论:
未来最强大的机器人系统,很可能是一个以世界模型为核心(用于规划和推理),但利用VLA作为其快速反应和执行模块的混合架构。VLA会先大规模应用,但WA路线最终是通向更高级智能的必经之路。
纯个人理解,如有偏差,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