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8岁的郭瑞兰救了八路军政委蔡永,43年后,已是将军的蔡永找她报恩,一见面,蔡永就激动地说:“我欠你一条命!” 1940年12月,豫皖苏边区,战云密布。 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十七团内部,一场由团长刘子仁策划的叛乱正悄然酝酿。 刘子仁出身地主家庭,曾为国民党军官,后投机加入抗日队伍,但旧军阀习气未改,思想动摇。 当日军大举进犯,根据地形势危急之际,他暗中勾结反动势力准备叛变。 组织虽有所察觉,但行动稍迟一步。 12月12日凌晨,叛变突然发生。 时任团政委的21岁的蔡永与其他几位团领导在睡梦中被惊醒,警卫连长率兵破门而入缴了他们的械。 他与战友们被押至一间小屋囚禁,得知刘子仁已公开叛变,形势万分危急,蔡永与几位被囚的同志决心突围。 他们利用看守的疏忽,点燃麦秸制造浓烟驱散哨兵,又故意打翻油灯引看守进屋。 趁其不备,蔡永等人打倒看守,向外冲去。 然而,负责夺取门口机枪的同志未能成功制服机枪手。 蔡永在冲出屋外时,右耳被打中。 他强忍眩晕继续奔跑,因失血过多昏倒在地。 混乱中,一位战友背起昏迷的蔡永,拼死冲出叛军包围圈,狂奔五六里地。 为躲避追捕,战友将重伤的蔡永托付给永城县郭草楼村一户可靠人家。 户主郭相山及18岁的女儿郭瑞兰。 郭相山是位深明大义的普通农民,郭瑞兰虽年纪轻轻,却十分淳朴与胆识。 面对这位浑身是血、昏迷不醒的八路军政委,父女俩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他藏匿于家中。 然而,叛军并未放弃搜捕。 天亮后,刘子仁的爪牙开始在附近村庄疯狂搜查突围人员,挨家挨户盘问。 当砸门声越来越近,郭家危在旦夕。 千钧一发之际,18岁的郭瑞兰扑到蔡永身边,紧紧抱住他,放声大哭。 “这是俺男人!他得了麻风病,快不行了,你们行行好,别过来沾了晦气!” “麻风病”三字在当时的农村无异于死亡诅咒,极具威慑力。 叛军士兵闻言,唯恐避之不及。 郭瑞兰用自己少女的清白名节和全家的性命作赌注,成功骗过了敌人,将蔡永从鬼门关前硬生生拉了回来。 郭家本就贫寒,自己都食不果腹,却倾尽所有照顾这位素不相识的八路军伤员。 郭相山忍痛宰杀了家中唯一的下蛋老母鸡,熬成浓汤为蔡永补身体。 郭瑞兰的母亲用珍贵的盐调成温盐水,小心翼翼地为蔡永清洗伤口,防止感染。 郭瑞兰则每日守在炕边,端水喂药,细心照料。 在郭家的庇护和精心照料下,蔡永的伤势逐渐好转。 归队前夕,这位年轻的政委郑重承诺:“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报答你们的救命之恩!” 蔡永归队后,继续投身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身经百战。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空军任职,后升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功臣。 然而,位高权重的蔡永,心中却从来没忘记寻找救命恩人郭家父女。 但战乱年代,行政区划变更,村庄名称改动,加之郭家为避祸可能已远走他乡,种种线索石沉大海。 1983年,已64岁的蔡永将军,终于得到了一条模糊却令人振奋的消息。 河南永城似乎有一位名叫郭瑞兰的老人。 他激动不已,立刻踏上了寻找恩人的旅程。 历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了那个记忆中的村庄,在一间土坯房前,见到了那位白发苍苍、满面风霜的老妇人,郭瑞兰。 蔡永将军疾步上前,紧紧握住郭瑞兰的双手:“我欠你一条命啊!找了半辈子,总算找到了!” 蔡永询问郭家这些年的境况,原来,当年蔡永被部队接走后,郭家因救助“共党”之事遭人举报。 为躲避报复,郭相山带着全家背井离乡,一路逃亡至河南。 他们谎称是“逃荒的山东难民”,在异乡艰难度日。 1942年,河南遭遇大饥荒,郭相山夫妇在贫病交加中相继离世,只留下郭瑞兰。 淮海战役期间,她加入支前队伍,为解放军运送弹药,护理伤员。 新中国成立后,她才得以返回故乡。 然而,长期的流亡导致户籍注销,几经周折,才凭借当年支前的记录,由商丘军分区协助恢复了身份。 更令人痛心的是,她曾有过婚约,但当对方得知她曾为掩护八路军政委而“假扮夫妻”的经历后,竟退婚。 得知恩人如此坎坷的命运,尤其是因救自己而终身未嫁的遭遇,蔡永将军愧疚万分。 他当即提出,要将郭瑞兰接到自己身边,让她安享晚年。 然而,郭瑞兰却拒绝了将军的好意,表示当年救助八路军是出于本分,从未想过要任何回报。 蔡永尊重了郭瑞兰的选择,但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寄给她,改善她的生活,他让自己的子女称呼郭瑞兰为“姑姑”。 1994年,郭瑞兰老人安详离世。 蔡永将军亲自为她操办了后事,并带领子女在坟前叩首举哀。 此后,每年清明,蔡永将军都坚持到郭瑞兰墓前祭扫,直至2001年自己病逝。 有些恩情,重于泰山,有些承诺,穿越生死!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传奇将军蔡永:伏击U-2高空侦察机活捉飞行员)
1942年,一500人的日军骑兵与只有300人的八路军骑兵相遇。敌军官手持望远镜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