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了!9月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总统府爱丽舍宫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表示:欧洲已准备好在俄乌达成和平协议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全面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三年,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乌克兰东部部分地区被俄罗斯控制,基辅依赖国际援助维持防御。
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外交调解,先于2025年8月在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讨论停火条件,后在华盛顿接待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焦点转向战后重建和防务机制。
欧洲国家组建由英国、法国、德国主导的联盟,成员约35个,旨在统一援助策略。泽连斯基于2025年9月3日晚飞抵巴黎奥利机场,出席次日峰会。
他的行程包括协调军火援助、强化对俄罗斯制裁,并推进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谈判。
法国作为联盟关键推动者,强调欧洲需独立于美国的安全框架,以应对俄罗斯边境军事压力。
在此背景下,联盟成员通过视频会议协调立场,讨论潜在部队部署和资产冻结使用。
俄罗斯视北约东扩为威胁,普京多次警告外部干预将加剧紧张。特朗普调解努力虽未立即见效,但为欧洲提供机会,强化其在东欧战略布局。
2025年9月3日晚,泽连斯基专机降落巴黎奥利机场,其车队直奔爱丽舍宫。
马克龙提及法国交付防空装备已在乌克兰前线拦截俄罗斯导弹。泽连斯基回应这些援助帮助守住关键城市,但需更多远程武器平衡战场。
两人围绕联盟框架交换意见,马克龙指出26国承诺战后安全贡献,包括陆地巡逻和空中监视。泽连斯基补充需覆盖黑海航道保护粮食出口。
会谈中,两人讨论细节,马克龙记录笔记,泽连斯基展示地图指出潜在部署点。
会议接近尾声,两人移步新闻发布厅。马克龙宣布欧洲国家就安全承诺形成共识,准备在和平协议达成后提供保障。
泽连斯基补充涉及多领域合作,包括冻结俄罗斯资产用于重建。
表面上,这强化对乌克兰支持,但实际中,联盟计划包括国际部队进驻,允许欧洲力量深入东欧。法国推动此议程,提升欧盟防务主导地位,并减少对美国依赖。
北约东扩触碰俄罗斯底线,这种安排相当于在俄边境建立前哨,限制其战略回旋空间。
2025年9月4日,巴黎联盟峰会在爱丽舍宫召开,马克龙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共同主持,泽连斯基出席,35国领导人通过视频接入。
马克龙宣布26国同意战后派驻部队,覆盖陆海空领域。特朗普通过电话介入,支持但未承诺美军参与,仅敦促加强制裁。
俄罗斯回应迅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声明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称破坏谈判基础。峰会结束后,泽连斯基返回基辅,继续推动欧盟进程。
欧洲借此强化对乌克兰影响,法国巩固防务领导角色,但乌克兰陷入大国角力,主权面临挑战。若俄罗斯视驻军为威胁,冲突风险上升,和平进程延宕。
欧洲安全保障计划引发俄罗斯强烈反对,普京称此举不可接受,可能破坏和平谈判基础。
乌克兰虽欢迎26国承诺,但强调需与俄罗斯直接对话。法国作为欧盟军事自主倡导者,通过此机会提升防务话语权,甚至摆脱美国安全依赖。
但对乌克兰而言,这可能让其成为大国博弈棋子,影响主权完整性。如果俄罗斯认为驻军威胁自身安全,冲突升级风险增加,和平遥遥无期。整体局面保持紧张,无快速解决迹象。
北约东扩一直是俄罗斯红线,如果欧洲以维和或防御名义驻军乌克兰,实际就是在俄罗斯家门口设立据点。这样不仅加强对乌克兰政治控制,还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
关键是法国想借此提升欧洲防务话语权。但对乌克兰,这未必有利,可能沦为棋子,甚至主权受损。
更严重的是,若俄罗斯视此为威胁,冲突重燃,和平难期。安全保障看似慷慨,实则暗藏地缘野心。乌克兰需真正独立,而不是从一强权阴影走进另一掌控。
目前,联盟会议虽讨论多轮,但实际效果有限。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缺席,西班牙首相中途返程称飞机故障。
泽连斯基积极参与,每次均准时出席。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多位领导人出席,讨论对乌克兰强有力保障。
预计会后与特朗普通话,敲定美方贡献。德国愿作决定性贡献,但未立即承诺派兵,视美方案及谈判结果。
乌克兰拟通过欧洲采购大量美制武器,美国可能购买乌克兰无人机。安全保障框架已初步形成,类似北约第五条协议作为替代方案考虑,而不是直接北约入盟。
欧洲领导人在华盛顿峰会后强调增强泽连斯基谈判筹码,推动类似北约协议的安全保障。特朗普承诺协调,但具体贡献将在几天内敲定。
美国可能提供空中力量和情报支持,而非直接派兵。俄罗斯继续施压,普京结束冲突条件曝光,包括乌克兰领土问题和停战要求。
欧盟持谨慎态度,部分国家如德国视谈判结果而定。整体看,这一保障计划虽推进,但分歧明显,欧洲独立行动意图强,但依赖美国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