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曾说过,毛主席在党内党外的朋友很多,但陈毅是个例外,因为毛主席和陈毅的关系似乎更近。这是为何? 或许有的人觉得,那是因为陈毅是“老井冈”,和毛主席很早就认识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陈毅身上还有4大优点,让毛主席很喜欢。 1.意志坚强 陈毅是十大元帅中唯一未参加长征的,他选择留在赣南开展游击战争,那段岁月的艰辛非比寻常。当时,国民党军队对赣南游击区进行疯狂 “清剿”,层层封锁下,陈毅和战友们缺衣少食,常常只能藏身于深山密林的山洞中。冬天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他们就裹着破旧的毯子,靠烧柴取暖;粮食断绝时,只能挖野菜、摘野果,甚至煮皮带充饥。 在一次战斗中,陈毅的腿受了重伤,行动不便,却仍坚持指挥作战。敌人的搜山队伍近在咫尺,他忍着剧痛,在战友的搀扶下艰难转移,好几次都险些被敌人发现。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陈毅没有丝毫动摇,始终坚守着革命信念,带领游击队员们与敌人周旋,硬是在绝境中为革命保留了火种。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让毛主席十分赞赏。 2.无比忠诚 陈毅对革命、对毛主席始终怀揣着无比的忠诚。在革命的各个时期,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考验,他都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土地革命时期,面对党内的错误路线,他敢于直言进谏,同时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为创建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即使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时,陈毅对党的忠诚也从未改变。他始终坚信党和人民会作出公正的评判,始终以革命事业为重,毫无怨言地为党和人民工作。这种矢志不渝的忠诚,让毛主席对他充满了信任。 3.能文能武,和毛主席是 “诗友” 陈毅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充满了革命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毛主席同样喜爱诗词,二人在诗词创作上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追求,成为了 “诗友”。 他们常常在一起探讨诗词艺术,交流创作心得。陈毅会将自己的新作呈给毛主席,毛主席也会给予悉心的指点。这种在文学领域的共鸣,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他们的诗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记录。 4.重情重义:无论对战友还是亲朋好友 陈毅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对战友他关怀备至。在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掩护战友撤退;在生活中,他时刻关心战友的冷暖,与战友们同甘共苦。许多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都对他的这份情谊铭记在心。 对家人,陈毅同样重情重义。中学课本中《陈毅探母》的课文,就生动展现了他对母亲的孝顺。由于革命工作繁忙,他与家人聚少离多,但心中始终牵挂着亲人。在给家人的信件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恩、对妻子的爱意和对子女的殷切期望。这份浓厚的亲情,让他更具人情味,也让毛主席对他多了一份亲近之感。
特批享元帅待遇的开国将军,同时拥2位合法妻子,资历比朱德还老1955年9月27
【7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