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没人帮;以色列打黎巴嫩,没人帮;以色列打也门胡塞武装,没人帮;以色列打伊朗,没人帮;现在以色列打卡塔尔,依然没人帮,未来会不会打沙特、阿拉伯?整个中东,人人自危。 (信源:中华网军事——以色列何以成中东“麻烦制造者” 生存悖论下的战略齿轮) 先说说中东这盘棋里,不团结到底吃了多大的亏。 就拿巴勒斯坦来说,要是周边的埃及、约旦、叙利亚能真真切切伸把手,哪怕是共享情报、提供武器补给,以色列也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轰炸加沙。 可现实是,埃及怕引火烧身,关闭了边境口岸;约旦忙着处理国内难民问题,自顾不暇;叙利亚还陷在内战里,根本腾不出力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结果就是巴勒斯坦单打独斗,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破坏。 再看黎巴嫩真主党,明明战斗力不弱,能跟以色列正规军周旋一阵,可黎巴嫩政府却始终跟它保持距离,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只是嘴上喊着 “支持”,没一个敢派兵或者送装备。 为啥?因为不少国家觉得真主党是 “什叶派武装”,跟伊朗走得近,而自己是逊尼派,不想因为帮真主党得罪其他派系。 就因为宗教派别这点分歧,眼睁睁看着以色列一次次空袭黎巴嫩边境,却没人愿意搭把手。 有人可能会说,中东国家实力本来就不如以色列,就算团结了也未必能赢。 可真不是这样。中东国家加起来的人口,是以色列的几十倍;石油资源更是占了全球的大半,要是能联合起来,单靠石油禁运就能让以色列背后的美国头疼;军事上,沙特、土耳其、埃及这些国家,手里都有先进的美式、俄式武器,要是能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以色列未必能占到便宜。 可偏偏就是因为不团结,这些优势全成了 “散沙”,你打你的,我顾我的,最后被以色列各个击破。 其实历史上,中东也不是没试过团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阿拉伯国家曾联合起来跟以色列打了四次中东战争,虽然最后没赢,但也让以色列见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 那时候,埃及出空军,叙利亚出陆军,约旦出装甲部队,连沙特都出钱出装备,以色列一度被打得节节败退。 可后来呢?因为领土分配、宗教矛盾,阿拉伯国家内部开始互相猜忌,有的跟以色列偷偷议和,有的甚至反过来跟美国合作,团结的局面一下子就散了,之后再面对以色列,就再也没形成过像样的抵抗。 这事儿放到咱们身边也一样,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团结都是 “定海神针”。 就像之前咱们国家抗击疫情,要是各个省份各自为战,不互相支援,湖北哪能那么快控制住疫情?正是因为河南送蔬菜、山东派医疗队、浙江捐物资,全国拧成一股绳,才打赢了那场硬仗。 再比如咱们的航天事业,要是科研团队不团结,火箭研发、卫星制造、地面测控各干各的,哪能有嫦娥探月、神舟飞天的成就? 从国际上看,团结的重要性就更明显了。欧盟为啥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不是因为德国、法国单个国家多厉害,而是因为它们联合起来,统一货币、统一关税,在经济、政治上形成合力,连美国都得让它们三分。 反观一些非洲国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可就是因为不团结,内战不断、互相拆台,最后成了发达国家的 “原料产地”,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 回到中东局势,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要是各国一直不团结,以色列只会越来越嚣张。 不过最近也有好苗头:埃及和约旦开始加强军事合作,卡塔尔和土耳其也在商量共同应对地区威胁,要是这种合作能扩大到更多国家,说不定能慢慢形成 “反制以色列” 的合力。 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一直被欺负,也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单打独斗赢得长久的安全。 有人说,“团结就是力量” 这句话太老套了,可老套的话往往最实在。 对中东国家来说,现在缺的不是实力,不是资源,而是放下分歧、拧成一股绳的勇气。要是能真正团结起来,制定统一的战略,共享资源、协同作战,别说以色列不敢随便动手,就算是美国,也得掂量掂量跟整个中东作对的代价。 说到底,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忌;多一点合作,少一点拆台;多一点大局观,少一点小算盘。只有这样,才能把 “散沙” 聚成 “堡垒”,才能在面对威胁时,真正做到 “无人能欺”。 你们觉得中东国家未来能团结起来吗?要是团结了,能对抗以色列和美国吗?评论区聊聊~
[微风]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没人帮;以色列打黎巴嫩,没人帮;以色列打也门胡塞武装,
韫晓生
2025-09-15 23:46:0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