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夸中国了,但这次我们真接不住啊 这理由连我们自己都没想到。他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直接提议美国上市公司别再强制披露季度报告了,改成半年报就行。 理由听起来挺实在——能帮企业省下大笔时间和钱,让管理层少点折腾财报,多点心思琢磨怎么把公司经营好。 可接下来他话锋一转,抛出的观点让不少人愣住了:“中国对公司管理有着50到100年的眼光,而我们却按季度运营公司?” 这话听着像在夸中国有战略定力,可细想又透着点说不清的意味。 特朗普这个提议可不是随便说说。按程序走,根本不用国会点头,只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内部投票通过就行。眼下SEC里共和党委员占3比1的优势,还空着一个位置,这局面对他相当有利。 SEC那边也很快放话,说会优先考虑特朗普半年报的建议。看来这事推进速度可能比想象中快,华尔街那些天天盯着季度数据的分析师们,恐怕得提前适应新节奏了。 企业们对这提议的反应估计会挺复杂。季度报告确实是个负担,尤其对中小公司,每三个月就得审计、披露,人力物力砸进去不少。 改成半年报,成本降下来,管理层能喘口气,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研发或者市场拓展上,听起来是桩美事。但投资者那边可能要犯嘀咕了——信息更新频率砍一半,市场波动会不会更难预测?万一公司中间出了啥岔子,等半年后才知道,那损失可就大了。这种透明度和效率之间的拉扯,恐怕会成为接下来争论的焦点。 特朗普这次把中国抬出来当例子,背后或许藏着更深层的考量。他一直把商业公司那套“成本控制”“长期回报”的逻辑往国家治理上套,觉得政府也该像企业一样精打细算。可国家经济哪是上市公司报表能简单概括的?季度财报制度运行这么多年,突然要改,牵一发动全身。 他夸中国“眼光长远”,更像是在借题发挥,敲打美国企业界别只盯着短期数字,却没细说中国企业的“长远眼光”具体体现在哪,是政策扶持?还是市场环境?这模糊的对比反而让人更想追问:他眼里的中国模式,到底是个啥样?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最近对华态度似乎有点微妙变化。前阵子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罕见地承认美国在全球博弈中“吃了败仗”,直言中国已经成为重要力量。可转头又传出消息,他要求欧洲领导人想联系他,就得先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 这种又夸又压的矛盾姿态,让人摸不清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次拿中国财报制度说事,到底是真心认可,还是又一个谈判策略的铺垫?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这场关于财报周期的争论,表面看是技术调整,实则牵动着市场规则、监管逻辑甚至国际比较的神经。当特朗普把“中国眼光”和“美国季度运营”摆在一起时,他或许无意中点出了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里,我们到底该追求怎样的节奏? 是像季度财报那样精准切割时间,还是尝试更从容的长期布局?这答案,恐怕不同企业、不同投资者心里都有一本账。你觉得呢?改成半年报,真能让美国企业学来中国式的“长远眼光”吗?
特朗普周末急发长文,要求32国出手,一起按住中国,普京一声不吭。逼完欧盟逼G7,
【4评论】【4点赞】
用户11xxx28
呵呵!也不知道是他在哪星球认识的半年出次汇报的中国!反应肯定不是我们!
老王
搞年报的和搞研发的是一批人吗?
不说你没天理
半年出汇报,更加坑死。半年才知晓公司财报情况,严重滞后的信息
国字号
咱们对美国的政策就盯着特朗普的任期,到期后再跟他们下一届政府多方面多层次展开对话,气死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