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 结果还不等敌人用刑,他便哭着跪地求饶,表示:自己什么都愿意招供,敌人为了测试他,放他出狱,结果他拽着监狱大门不肯走! 1930 年,中共高级干部罗南辉在万县被捕,接下来的操作,简直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审讯的大刑还没等用上,他就已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讨饶了,哭喊着要把知道的全都交代出来,这副模样,哪有半分革命者该有的硬气? 可你接着往下看就懂了,这场登峰造极的 “表演”,才刚拉开序幕。 罗南辉被抓时,刚指挥打完两场硬仗,一身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样子,根本不用刻意演。 他面黄肌瘦,看上去就跟从穷山村逃出来的难民没两样,这身天然的 “戏服”,倒成了最真实的 “身份证明”。 他 “招供” 的故事也编得严丝合缝:说自己就是个不识字的跑腿的,给人当交通员只为挣几毛钱,压根不懂什么主义。 这套说辞,正好戳中了敌人骨子里的傲慢,他们打心底里觉得穷人就是贪生怕死、见钱眼开。罗南辉就借着敌人这股偏见的劲儿,偷偷给他们挖了个思维上的坑。 在监狱的一年里,他把 “小人物” 的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对看守点头哈腰,监狱里的杂活抢着干,跟人聊天也只扯家长里短。 一年后,敌人觉得他实在没半点价值,决定放他走。 好戏的高潮这才真正上演:罗南辉死死抱着牢门不肯挪半步,哭嚎着说出去准得饿死,反倒求着敌人让他继续在牢里 “反省”。 这一下,敌人最后一丝怀疑也没了,直接把他轰了出去。 这副看似屈辱的 “懦夫面具”,他之所以愿意戴上,全是为了扛下那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原来被捕前,中央刚派他来万县,川东特委书记牺牲,地下党组织被彻底摧毁,他就是来收拾这个烂摊子的。 所以监狱里那看似窝囊的一年,其实是场以退为进的战略潜伏。他用 “无害” 的样子麻痹敌人,暗地里却在观察,甚至从看守的闲聊里搜集线索。 就这么着,他从敌人的 “心腹大患”,变成了被彻底无视的 “废物”。 一出监狱,面具立马摘了。他火速联系上幸存的同志,靠着在狱里攒的线索,干净利落地除掉了出卖他的叛徒。 紧接着,他立刻着手重建组织,那些在川东几乎要熄灭的革命火种,就这样被他重新点燃,又烧了起来。 这般将高压心理战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手段,恰恰说明,他绝不是个骨子里怂的人。那个在敌人面前哭哭啼啼的 “怂包”,1926 年就投身革命,是个实打实的老手。 他曾领头搞万县工人运动,从军阀手里抢下政权,建了川东第一个工农兵政府;红四方面军长征后,他带着三百多人的游击队,跟数倍于己的敌人在山里周旋,军阀刘湘恨他入骨,专门开了高额悬赏。 这种九死一生的经历,早把他炼得比钢铁还硬。 更难得的是,罗南辉不光自己是顶级 “演员”,还是 “导演” 和 “导师”。他把用命换来的斗争经验,全教给了身边的同志,把个人的生存技巧,变成了整个队伍的宝贝。 1936 年,会宁,28 岁的罗南辉在敌机轰炸中牺牲了。那一刻,他迎来了生命里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卸妆”。 他再也不用伪装,以红军指挥员的真实身份,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他的表演曾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剑,而他的牺牲,终究化作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罗南辉:喋血长征的青年将领》】
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结果还不等敌人用刑,他便哭着跪地求饶,表示
春秋说史
2025-09-18 21:38: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