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

高干评世界 2025-09-20 23:35:35

朝鲜 98% 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2025 年 9 月的丹东口岸,排队通关的货车比去年多了三成,司机们盯着新鸭绿江大桥的施工进度。 这座拖延十年的跨境桥梁正在铺设最后一段路面,预计 11 月通车后,货物通关时间将从 8 小时缩短到 90 分钟。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朝贸易额同比增长 30%,其中朝鲜出口 2.45 亿美元,几乎全部流向中国,这些商品大多隐藏在产业链上游,成为普通人看不见的 “隐形供应者”。 假发和假睫毛是最典型的隐形商品。2024 年朝鲜这类产品出口达 11.8 亿美元,占全球假发原料市场的 23%。 每天清晨,中国发制品回收站的原料经丹东口岸运入朝鲜,北方工厂的工人用手工钩织成假发坯料,再运回青岛深加工。 一顶出口欧美的高端假发,朝鲜加工环节仅赚 300 元手工费,到终端市场售价却能翻十倍。 为规避制裁,这些产品报关时被标注为 “化纤制品”,消费者很难察觉其中的朝鲜环节。 2025 年 6 月,单月出口额突破 20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45%,背后是中国许昌等地假发企业扩大代工订单,连带着朝鲜工厂的夜班补贴都提高了 20%。 矿产资源构成另一重要出口品类。2025 年上半年,铁合金出口 3300 万美元,钨矿石单月出口 356 万美元。 咸镜北道的茂山铁矿每天有数百吨磁铁矿运出,这些品位 33% 的矿石在中国辽宁经过磁选加工,成为汽车钢板的原料。 黄海南道的钨矿开采点虽然设备陈旧,但全球稀缺性让其价格在 2024 年涨到 630 美元 / 吨。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 2 月中国实施钨矿出口管制后,朝鲜对华钨矿石出口量环比增加 15%,填补了部分原料缺口。 这些矿产从未以 “朝鲜制造” 的面目出现,最终变成建筑钢筋或机床刀具时,早已融入 “中国制造” 的产业链。 电力出口是更隐蔽的贸易形式。2025 年上半年,朝鲜通过跨境电缆向中国东北输送电力,创收 2410 万美元。冬季供暖期是出口高峰,日均输送 15 万千瓦时,相当于平壤全城三小时的用电量。 这些电力主要来自鸭绿江上游的水电站,在朝鲜优先保障军工和首都用电后,剩余产能通过专项电网输往中国,成为东北电网的补充能源。 当地电厂工人说,为保证出口稳定性,他们对输电设备的检修频率提高到每月一次。 随着新鸭绿江大桥通车临近,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2025 年 7 月朝鲜单月出口额达 3.48 亿美元,创三年新高,其中新增了小型纺织机械出口。 这些技术水平相当于中国 90 年代的设备,凭借低价优势进入山东代工厂。 这源于两年前的技术转型:朝鲜拆解研究大量中国二手设备后,开始自主组装简易机械。 虽然 2025 年 7 月发生过中国进口二手反应釜安全阀失效的事故,但也倒逼出技术培训机制,现在出口设备都附带朝鲜工程师的售后服务承诺。 工业半成品出口呈现上升趋势。2024 年生丝和丝废料出口 1270 万美元,这些原料在浙江织成高端面料后,贴上国际品牌标签销售。 北方纺织厂生产的坯布,经丹东口岸进入中国后,再进行染色印花,最终变成快时尚品牌的服装。 就连汽车零部件出口也采用类似模式,2023 年出口 1.78 亿美元的组装件,在中国东北维修厂变成二手汽车的替换零件,消费者看不到任何朝鲜标识。 贸易模式的转型体现在细节里。以前边境贸易多是小作坊式企业参与,2025 年新规实施后,大型国企成为主力,带来更规范的技术合作。 某中方矿产企业在 2025 年投入 2000 万元,为朝鲜矿场升级选矿设备,换取优先采购权。 朝鲜工程师开始参与设备调试,甚至提出本土化改进建议,这种合作让铁合金纯度从去年的 92% 提升到 95%。 随着新鸭绿江大桥的通车倒计时,商户招标已吸引 20 家企业入驻,从农副产品到电子产品的上千种商品将在这里流转。 预计 2025 年全年朝鲜对华出口有望突破 5 亿美元,贸易额创制裁后的新高。 这些商品依然会保持 “隐形” 特质:可能是欧美假发里的一根发丝,汽车钢板中的一块矿石,或是电网里的一度电。 对普通人来说,它们从未出现在货架上,却实实在在地维系着一条跨越鸭绿江的产业链,成为中朝贸易最独特的注脚。 信源:朝鲜商品每年出口额20亿,98%卖给中国,为何我们却看不到?——度小视

0 阅读:327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