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柯克遇刺身亡,不料遗物中竟发现了一段对中国的评价。怪不得美国近些年的发展越来越烂,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柯克遇刺身亡后,调查人员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位以反华著称的保守派大佬,私下里写的笔记跟他平时的公开言论简直判若两人。 平时在媒体上,柯克总是以激进姿态抨击中国,他不仅带头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还极力推动对华加征关税,主张在科技领域全面封锁中国。 可在私密笔记里,他却清醒地指出美国的真正威胁其实来自内部。 这种表里不一的态度,恰好折射出美国这些年发展越来越吃力的真正原因,就拿柯克推动的贸易战来说,本想制裁中国,结果却把自己坑惨了。 美国大豆出口暴跌,从2017年的3285万吨降到2024年的2213万吨,市场份额从34%掉到22%,中国转头就从巴西买了大量大豆,美国农民只能看着丰收的庄稼烂在地里。 科技封锁也是类似的结果,美国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应用材料公司在上海裁员40%,损失89亿收入,反倒是华为、比亚迪这些中国企业借机加大研发投入,现在欧洲街头随处可见比亚迪的电动车。 更绝的是,美国把大把资金投入军费和对外竞争,可国内的基础设施却烂得不成样子。 道路坑洼不平,桥梁年久失修,土木工程师协会只给了个“C-”的评分,虽然政府通过了1.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但实际拨付的资金还不到四分之一。 房租暴涨26%,一半租户要把三分之一以上的工资交房租;年轻人就业难,大学文凭不再是成功的保证;社会阶层固化,向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 这些才是真正影响美国发展的内部问题,可惜被柯克这样的政客们选择性忽视了。 要说明的是,他生前在电脑里写的那些观点,倒是难得的清醒,只可惜这种认识被他雪藏在私密笔记里,对外却依然煽动对抗情绪,结果只会让美国的困境越陷越深。 美国这些年发展不顺,表面上看是因为中国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但柯克的遗物却无意中点破了真相,过度关注外部对抗,反而掩盖了自身的深层危机。 比如科技产业,美国一味追求遏制中国,结果却搞得自己企业叫苦连天,市场份额流失,研发经费吃紧,工程师纷纷跳槽去亚洲,禁令设置得再严密,也挡不住对手自主创新的决心。 而军费开支比后面九个国家加起来还多,可这些钱要是用来改善民生,美国的基建就不会烂到需要两万亿美元才能补上窟窿。 偏偏那些决策者还在为意识形态之争打转,把宝贵的资源都耗在了无谓的对抗上。 柯克生前极力推动的对华政策,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是在助推对手成长,华为被制裁后反而加大研发投入,现在又杀回了全球市场;比亚迪今年前七个月全球卖了249万辆车,在多个欧洲国家新能源车销量登顶,市场份额已达13.7%。 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美国制度的短板:政策效率低下,社会共识难求,改革动力不足。 政客们忙着打嘴仗,真正该办的事却总是推进不了,教育成本越来越高,社会福利不断弱化,年轻人看不到希望。 柯克的遗物无意中给美国敲响了警钟,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在于解决内部问题,而不是一味对外甩锅。 那些私密笔记里的担忧,恰恰说明他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碍于政治立场不便公开表达。 如果继续把精力都耗在对抗上,不去正视和解决自身问题,美国的困境或许只会越来越深。 说实在的,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内部建设,一味强调外部威胁只会自欺欺人。 这个事儿也告诉我们,国家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自身问题,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那些试图通过对抗来掩盖内部危机的做法,最终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发展越来越困难。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因为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那美国布下的陷阱
【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