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斧巡航导弹给乌克兰。战斧射程1500到2400公里,能直接打到莫斯科郊区。 华盛顿又在玩危险的平衡术。这位副总统亲口承认白宫正认真考虑给乌克兰送战斧导弹,这话听着像在给基辅打气,实则更像给美国内外部矛盾下的一剂猛药 毕竟现在的美国,早不是随便扔点武器就能稳住局面的光景了。 最新民调倒是挺给面子,62%的美国人支持对乌军事援助,创了冲突以来的新高。可数字背后的裂痕比谁都清楚:共和党支持者的态度像坐过山车,从3月的30%猛地窜到51%,民主党人倒稳在75%。为啥? 还不是特朗普那套"欧洲掏钱,美国造货"的路子起了作用。丹麦挪威把钱打过来,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军火商的股价半年涨了15%,联邦预算一分没动,共和党选民自然没话说。 地域分化更明显。纽约的人或许觉得"支持乌克兰就是保卫民主",这话在民主党地盘很受用; 可到了休斯顿,人们就对着医疗账单发愁:"政府天天管国外的事,我们自己人的事谁来管?"地图上一眼就能看出,沿海州支持率七成往上,内陆农业州三分之一的人喊着"干脆别给了"。 更有意思的是,支持送武器的人不少,但真要让美国大兵上战场,支持率立马掉到三分之一——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援助归援助,卖命的事可不能干。 白宫这套"借刀杀人"的把戏,欧洲盟友早看穿了。北约泄露的文件显示,乌克兰订单里堆着不少还在试验的型号,有些无人机压根没正经飞过几次。 欧盟审计小组更查出猫腻,五千万美元买的防空系统零件,最后出现在了黑市上。 前线乌克兰士兵抱怨新武器没人教怎么用,反倒成了累赘;后方美国军火商的财报却写着订单排到2027年——这场仗打下来,受苦的是前线士兵,赚钱的是跨国公司。 俄罗斯的反应可不是闹着玩的。外长拉夫罗夫直接放话要"打击所有给乌克兰送东西的运输线",这话一出,芝加哥民调里"害怕冲突升级"的人一下子多了12个点。 白宫嘴上喊着"不会直接派兵",可俄军在黑海炸船的新闻一出来,谁心里不悬着? 说到底,战斧导弹救不了乌克兰,更解不了美国的困局。乌克兰今年冬天要是能在哈尔科夫打出点名堂,美国民众的支持率或许还能涨涨;可要是就这么耗下去,现在这点共识说散就散。 万斯现在把战斧导弹摆上台面,不过是想转移国内矛盾,顺便绑住欧洲盟友。可这种不计后果的军事冒险,最终只会把所有人拖下水。 俄罗斯的S-400、S-500防空系统不是摆设,战斧导弹就算送过去,能不能发挥作用还是未知数。更危险的是,一旦导弹真的打到莫斯科郊区,俄罗斯的反击力度绝对超出想象。 核战争没有赢家,这道理谁都懂,可华盛顿的政客们眼里只有中期选举和军火订单。当得州司机盯着油表计算成本时,基辅的士兵正扛着不会用的武器在战壕里发抖——这场博弈里,普通人从来都是最不值钱的筹码。 万斯的表态更像场政治表演,既想安抚乌克兰,又想稳住国内选民,还得威慑俄罗斯。可现实是,美国财政赤字压得喘不过气,欧洲盟友怨声载道,俄罗斯的红线越划越清。 战斧导弹这张牌打出去,非但改变不了战场态势,只会让局势更失控。毕竟真要打起来,华盛顿的政客们躲在防弹屋里,受苦的还是那些在油站算账的司机、对着账单发愁的老人,还有战壕里不知明天能否活着的士兵。
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
天天纪闻
2025-09-29 10:46: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