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中国的歼-10和霹雳-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但这并不

高干评世界 2025-10-03 22:39:31

为何说中国的歼 - 10 和霹雳 - 15 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装备比西方先进?新加坡媒体给出的答案是 “阵风没发挥体系作战优势”。 可 5 月 7 日那场空战,印度空军的配置根本没给 “体系缺失” 留余地。 72 架战机里,14 架阵风全挂着法国原厂 “流星” 导弹,12 架苏 - 30MKI 在外围形成警戒圈,地面 3 部以色列 “绿松” 雷达盯着低空,预警机每 15 分钟巡逻一圈 . 这是标准的现代空战体系,不是临时拼凑的小队。 巴基斯坦飞行员拉希德,当天驾着歼 - 10CE 执行拦截任务。 他在《空军月刊》的采访里说,雷达刚开机就锁定了 208 公里外的阵风,比阵风 180 公里的探测极限多了 28 公里。 没开主动干扰,就贴着地形静默飞,绕到阵风侧后方 150 公里时,才通过数据链把目标信息传给僚机。 “那时阵风的预警机还在给苏 - 30MKI 发指令,压根没注意我们从侧面过来。” 145 公里处,拉希德按下了霹雳 - 15E 的发射按钮。 导弹离架就接北斗信号,直奔目标。 直到霹雳 - 15E 飞到 80 公里处启动主动导引头,阵风的电子战系统才报警 ——5 马赫的速度,留给阵风飞行员的反应时间不到 10 秒。 “有架阵风想甩干扰弹规避,可导弹直接绕开,炸在了它的发动机舱。” 拉希德回忆。 印度飞行员库马尔的经历更狼狈。 他驾着编号 BS001 的精锐阵风,直到战友被击落,才锁定一架歼 - 10CE。 可那时双方距离 92 公里,远超 “流星” 导弹 80 公里的实战射程。 “只能看着歼 - 10CE 掉头走,我们雷达追不上,导弹够不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的报告里满是无奈。 当天边境有沙尘,能见度不足 5 公里。 阵风的雷达受影响,低空探测距离缩到 120 公里,还把地面油罐车当成了战机,误判了 2 次。 歼 - 10CE 的雷达却没受影响,拉希德说:“屏幕上能分清哪是阵风、哪是苏 - 30MKI,连它们挂的导弹类型都能认出来。” 电子战的差距更明显。 歼 - 10CE 挂的 K/RKL700A 吊舱,100 公里外就对阵风干扰。 阵风的雷达上一下子冒出来 12 个假信号,印度飞行员根本分不清真假。 直到导弹击中,阵风的电子战系统都没恢复正常。 新加坡媒体说的 “体系适配”,其实是阵风的软肋。 在北约,阵风能靠美军预警机补短板,到了印度,跟苏 - 30MKI 的俄制数据链差了 3 秒延迟。 当天苏 - 30MKI 发现歼 - 10CE 迂回,传给阵风的警报晚了 3 秒 —— 等阵风调整编队,霹雳 - 15E 已经飞过来了。 而歼 - 10CE 跟巴军预警机配合,指令传输不到 1 秒。 战后印度的动作很诚实。 半个月内就停了 “流星” 导弹的采购,紧急从俄罗斯买 R-37M 导弹 —— 这款导弹射程 150 公里,明显是想补霹雳 - 15E 的射程差。 哥伦比亚、埃及的空军也找上巴基斯坦,想了解歼 - 10CE 的实战情况,哥伦比亚甚至提了采购意向,要换老旧的 “幻影” 战机。 说到底,体系得靠硬实力撑着。 要是阵风雷达看得远、导弹打得够、电子战抗干扰,就算体系有小瑕疵,也不至于被击落。 可歼 - 10CE 在这三项上都占了优,这些不是 “体系缺失” 能遮的。 新加坡媒体的说法,更像是给阵风找台阶,而被击落的残骸、飞行员的报告、印度的采购调整,早把真相摆出来了 —— 中国装备的硬实力,实战里见得了真章。 信源:空战格局突变!歼-10C+霹雳-15组合,让五代机优势全无——搜狐新闻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