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不是“休息区”,是婚姻里的“搭档位” 刷到个事真挺有感触!男的开了30小时车,对着副驾妻子发火:“你跟假人似的!我坐着不动,你倒好,吃睡不愁,我听音乐提神还嫌吵”。 别觉得男的小题大做,也别说女的委屈——这里藏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坐车从来不是“搭便车”,副驾其实是“半个司机”。我跟老公跑了两年车,太懂了:哪怕不会开,递口水、说说话帮着提神,比啥都强。不是要谁惯着谁,是出门在外,俩人得是互相搭把手的搭档,不是一个干活一个歇着的“主仆”。 去年夏天跟老公跑长途拉货,从南方往北方送新鲜水果,路上不能耽搁。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开三四个小时就会冒冷汗,我坐在副驾,眼睛不敢眨一下盯着前路。过隧道前提前把车窗降下点缝,让新鲜空气进来;看到他打哈欠,赶紧递上拧开瓶盖的矿泉水,再剥颗薄荷糖塞他嘴里。有次半夜过山路,导航信号时好时坏,他紧绷着脸没说话,我就盯着路边的路牌,每隔几分钟报一次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多远,顺便跟他扯点家里的小事——说孩子昨天在幼儿园画了幅全家福,说楼下张阿姨送了袋刚蒸的玉米。其实那些话没什么营养,但我知道,他听到家里的动静,心里能踏实点,也能借着跟我搭话,驱散点困意。 后来有次带婆婆去邻市看病,换我开车,老公坐副驾。刚上高速没多久,我就有点慌,总觉得车距没把控好。他没直接说“你开慢点”,而是伸手把空调出风口调了调,轻声说:“左边车道那辆货车要超咱们,你稍微往右边靠一点点。”过了会儿又递过来一块擦汗的毛巾:“前面服务区咱们歇十分钟,我去买杯热豆浆,你喝着暖和。”那一路,他没怎么玩手机,就陪着我看路,偶尔搭句话提醒路况,我握着方向盘的手,慢慢就不抖了。那时候才真明白,副驾的意义从来不是找个地方坐着,而是让开车的人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扛。 现在好多人出门,副驾成了“休闲区”——要么戴着耳机刷剧,要么歪着头睡觉,开车的人累得腰酸背痛,还得操心路上的安全,心里难免会有落差。不是说坐副驾就不能休息,而是两个人出门,得有“搭子”的自觉。就像做饭,一个人择菜切菜,另一个人就负责开火翻炒;打扫卫生,一个人擦桌子,另一个人就拖地板。没人规定谁必须多做一点,但总不能让一个人忙得脚不沾地,另一个人闲得理所当然。 之前刷到有人说,看一对夫妻感情好不好,坐一次长途车就知道。那些把副驾当成“半个驾驶位”的伴侣,路上再累也不会有怨言;可要是一方只顾自己舒服,把对方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再亲密的关系,也会在一次次“你怎么不体谅我”的抱怨里变味。婚姻里哪有什么天生的默契,不过是有人愿意多走一步,有人懂得主动搭把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副驾不是“休息区”,是婚姻里的“搭档位” 刷到个事真挺有感触!男的开了30小时
微光下的暮色
2025-10-05 09:15: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