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服的朝鲜,却主动将中国三人写进教科书,还为一人树立了铜像,这三人究竟是谁?

玉尘飞啊 2025-10-07 15:43:24

谁都不服的朝鲜,却主动将中国三人写进教科书,还为一人树立了铜像,这三人究竟是谁?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说起朝鲜这个国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硬气”。在国际上向来态度强硬,不怕得罪大国,可偏偏对三位中国人尊敬有加。 这三位就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彭德怀元帅。朝鲜不仅把他们的事迹编入教科书,还为他们树立铜像,这份殊荣在朝鲜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朝鲜会对这三位中国人如此敬重?故事还得从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说起。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在仁川登陆,战局急转直下。朝鲜军队节节败退,面临亡国危机。当时金日成向苏联求援未果,最后把希望寄托在新中国身上。 那时候中国刚结束内战,百废待兴。要不要出兵朝鲜?党内争论非常激烈。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毕竟对手是装备精良的美军,而我们自己也是一穷二白。 但毛泽东看到了更深层的危机,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美军驻扎在鸭绿江对岸,中国的工业基地东北将永无宁日。 尽管反对声众多,毛主席最终还是力排众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这个决定挽救了朝鲜的命运,朝鲜人民把毛主席视为救星,至今在教科书里大书特书他的功绩,各地还建有他的铜像。每逢重要纪念日,朝鲜师生都会前往献花表达感恩之情。 决策有了,谁来执行?这个重担落在了彭德怀元帅肩上。 当时彭老总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率领26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就连苏联领导人都怀疑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但彭老总用战绩回应了所有质疑。 第一次战役就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随后的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更是展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面对美军的疯狂反扑,彭德怀始终保持冷静,善于捕捉战机,多次重创敌军。 最让人惊叹的是,彭老总用两个月时间,通过两次战役就把入侵朝鲜的美军全部赶了回去,基本收复了朝鲜的全部失地。这种战绩,让朝鲜军民由衷敬佩。 朝鲜政府为了感谢彭德怀的功绩,曾四次给他颁发勋章。至今在朝鲜的教科书中,还尊称他为“中国战神”,并在大榆洞地区为他铸造了铜像。 那里正是当年彭老总冒着美军飞机轰炸危险,日夜指挥作战的地方。 如果说毛主席是大脑,彭老总是拳头,那么周恩来总理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默默支撑一切的后盾。 在决策阶段,周总理就参与制定了各项重要方案。志愿军入朝前,他多次秘密赴苏与斯大林谈判,最终争取到苏联的军事援助。 战争期间,周总理既关注前线动态,又狠抓后勤保障。他创造性地建立了“钢铁运输线”,确保物资能突破敌军封锁送到前线。彭德怀曾感慨地说过,抗美援朝胜利的六七成功劳要归于后勤。 战后,周总理还亲赴朝鲜祭奠烈士,指导朝鲜的战后重建工作。1979年,朝鲜在咸兴市的兴南化肥厂内建立了周恩来铜像,这是朝鲜唯一的外国领导人铜像。 金日成亲自选定了铜像位置,并以周总理1958年访问该厂时的形象为蓝本。 这三位领导人各展所长,毛主席运筹帷幄,彭德怀决胜疆场,周总理保障后方。他们的卓越贡献不仅赢得了战争胜利,更赢得了朝鲜人民永恒的敬仰。 在平壤以东100公里的桧仓郡,坐落着朝鲜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这里安葬着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陵园入口处的240级台阶,象征着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2012年,中朝双方共同完成了陵园的修缮工作。这座陵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朝友谊的象征。 回过头看,朝鲜对这三位的敬重背后,是一段鲜血凝成的友谊。在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而在和平年代,这份情谊依然被铭记和传承。 就像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里那些从中国移植的东北黑松,七十多年过去,当年幼小的树苗已枝繁叶茂。而中朝友谊,也如同这些青松,历经风雨却依然挺拔。 信息来源: 人民网《伟人铜像传佳话》 光明网《含泪祭英烈 真心祈和平》 北京日报《抗美援朝:毛泽东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决策之一》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丰功伟绩 彪炳史册(说句心里话)》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