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荷兰冻结中国闻泰科技投资了300多亿的半导体公司,要知道闻泰可是刚刚把所有旁枝业

荷兰冻结中国闻泰科技投资了300多亿的半导体公司,要知道闻泰可是刚刚把所有旁枝业务都卖了打算allin芯片产业的,这一下真的是釜底抽薪了!   2025年10月,荷兰企业法庭直接暂停董事长张学政职务,香港子公司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被托管,仅留1股象征权;荷兰经济部更同步冻结安世全球30多个主体资产,连知识产权交易都禁了,有效期长达一年。 这哪是商业纠纷,分明是提前写好的“股权政变”剧本。 这场看似突然的危机,其实早有伏笔。 根据闻泰科技后来披露的公告,早在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部就悄悄下达冻结指令;而安世的荷兰籍首席法务官、德国籍CFO和COO,还同步以“公司治理漏洞”向法院施压,诉求与官方指令严丝合缝。 24小时内,政府指令与法院裁决落地,外籍高管“精准配合”,明眼人都能看出背后的政治推手。 荷兰敢这么干,底气来自两层。 一层是美国撑腰——9月29日,美国刚出台新规,追加制裁实体清单企业的子公司,而闻泰2024年12月就已被美国拉黑,安世作为核心资产自然成了“连带目标”。 作为ASML母国,荷兰这步是在配合美国对华科技封锁。 另一层是欧盟的“芯片主权”野心,根据《欧洲芯片法案》,欧盟要在2030年把本土芯片产能从10%提至20%,而安世握有全球14%的车规MOSFET份额,是欧盟的关键拼图,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抢拼图的借口。 这招能击中要害,是掐住了闻泰的三大死穴。 一是资金链断裂,刚卖了核心代工业务换钱押注半导体,300多亿投资一冻结,直接陷入“断粮”。 2025年10月14日,闻泰股价暴跌9.99%,一天蒸发62亿市值,创三年新低。 二是技术被卡脖子,安世虽在功率器件领域领先,但核心设备依赖美国应用材料、荷兰ASML,冻结指令还禁止调整技术团队,德国、英国晶圆厂的骨干相当于被“软禁”,再加上美国禁售EDA设计工具,芯片研发直接断了“大脑”。 三是治理权旁落,外籍董事拿到决定性投票权,闻泰成了“名义股东”,连高管任命、产能调整都插不上手,半导体行业迭代快,几个月不决策就可能被甩在后面。 但这记“黑招”反而成了中国半导体的“突围催化剂”。 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天岳先进的8英寸碳化硅衬底良率突破60%,比美国Wolfspeed还高15个百分点,已用在比亚迪新能源车上;先进封装领域,长电科技的Chiplet技术能让两颗14纳米芯片性能接近7纳米,绕开高端制程限制;高端模拟芯片领域,圣邦股份的车规产品通过比亚迪、宁德时代验证,2025年上半年营收暴涨430%。 更关键的是,国内已形成全产业链协同——江丰电子的靶材供天岳,长电的封装配中芯国际,中微的刻蚀机满足14纳米需求,这种生态让制裁效果大打折扣,安世一断供,客户自然转向士兰微、时代电气等国产企业。 这场博弈最终大概率是“双输”。 闻泰短期阵痛难免,但被迫加速的替代进程能帮它摆脱单一依赖;荷兰虽留住安世产能,却砸了“开放经济体”的招牌,以后中国企业难再放心投资,更讽刺的是,安世因治理混乱,2025年三季度车规芯片订单降了18%,欧盟的“芯片主权”反而更远了。 说到底,这是全球化退潮的缩影——当“国家安全”成了保护主义借口,受伤的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创新。 但历史总有相似,当年美国封日本半导体,催生出三星、台积电;如今对中国的围堵,或许也会倒逼更多国产企业突破。 毕竟,封锁从来不是终点,突破的过程才是成长最快的阶段。 大家觉得中国半导体能借这个机会实现“自主可控”吗?可以在评论区聊聊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