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做出强硬的反制措施之后,美国高层一时接受不了,想着如何挽回这个尴尬的局面。然后有的人觉得应该与中国缓和关系,有的人则觉得要坚决对中国制裁到底。 中国的反制硬气到什么程度?看看美国高层那闹翻天的架势就知道,本质上是这记稀土重拳刚好砸在了他们的 “七寸” 上,疼得厉害又没辙,才吵成了一锅粥。 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连沙子都不如,却是真真切切的 “工业维生素”,导弹的制导系统、隐形战机的涂层、电动车的电池,少了它再先进的装备也得歇菜,而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都攥在中国手里,这可不是随口说的数字,是实打实的产业链话语权。 2025 年这波管制升级更是精准狠,7 月份刚出台《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把矿山开采到冶炼分离的总量都卡死了,不是谁想挖想加工就能干的,得拿指标说话,10 月份又补了一刀,把稀土开采技术、冶炼设备甚至二次回收技术都纳入管制,等于从源头到末端把产业链的门焊死了大半。 更关键的是,对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直接 “原则上不予许可”,这一下就掐住了美国军工的脖子。要知道美军现役 153 种主战装备里,87% 的供应链都要过中国稀土加工这一关,F-35 战斗机单架就得耗掉 417 公斤稀土,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更是要用到 5200 磅,没有这些材料,再牛的战机也飞不起来,驱逐舰只能当靶子。 美国自己不是没稀土,加州芒廷帕斯矿山每年能挖 3.2 万吨,储量排世界第三,但尴尬就尴尬在,他们挖出来的稀土精矿得千里迢迢运到中国四川加工,本土连个正经的精炼厂都没有,MP 材料公司 98% 的矿都得送过来处理,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更狠,氧化铽、氧化镝这两种重稀土,中国的供给占比分别达到 98% 和 99%,基本是独家供应。 所以管制一出,洛克希德・马丁立马扛不住了,F-35 的年产量从 156 架砍到 98 架,就因为缺钕铁硼永磁体,海军的 “标准 - 6” 导弹也掉了链子,雷达灵敏度降了 40%,三艘驱逐舰都没法按时部署,五角大楼急得跳脚,审计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 75% 的关键部件依赖中国稀土,库存更是只够撑 18 天,这哪是战略储备,简直是 “裸奔”。 不光军工遭殃,科技和新能源产业也跟着倒霉。特斯拉的马斯克急得公开喊话要和中国协商,他们的 “擎天柱” 机器人量产卡壳了,就缺中国管制的那几种中重稀土,上海超级工厂的电机因为没了钕铁硼永磁体,三季度产量直接降了 12%。 英伟达更憋屈,H20 芯片少了镝元素,性能跌出 AI 训练的门槛,等于直接丢了市场。这时候美国高层的分歧就炸锅了,特朗普一拍脑袋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 100% 关税,结果标普 500 指数当天就创了下半年最大跌幅,资本用脚投票,谁都知道这税一加,美国自己的工厂先停摆,物价还得飞涨。 这边喊打喊杀,那边赶紧灭火。贸易代表格里尔偷偷找中方通话被晾着,财长贝森特赶紧抛出 “妙计”,说可以取消关税,条件是中国放开稀土限制,活脱脱一副 “打不过就求和” 的样子。 副总统万斯还嘴硬说 “有更多筹码”,可转头就承认加税不现实,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说白了就是内部吵崩了。 强硬派想靠制裁逼中国让步,可他们没算明白,中国早就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时候了,2025 年前三季度稀土出口量降了 23%,但价格涨了 41%,摆明了从 “卖资源” 变 “掌定价”,根本不怕贸易战。 更讽刺的是,美国想建本土稀土产业链,可本土最后一座精炼厂 2015 年就关了,重新建至少要五八年,成本还得是中国的三倍以上。 拉着澳大利亚、加拿大搞联盟也没用,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工厂因为拿不到中国技术授权,产能利用率连 60% 都不到。 沃顿商学院教授都忍不住骂,美国没建立稀土储备,把 90% 的精炼产能让别人垄断,这简直是 “国家级丑闻”。 现在美军导弹缺材料,企业减产,物价要涨,强硬派不管这些,只顾着喊口号,务实派看着产业哀嚎,急着要缓和,这分歧能不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