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从11月1日起,10%的关税就要砸在进口巴士头上

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从11月1日起,10%的关税就要砸在进口巴士头上,但同为商用车的卡车却能拿着豁免令全身而退——美国直接扩大了美墨加贸易协议(USMCA)的豁免范围,中型和大型卡车压根不用交这笔新税,甚至还能享受关税抵免政策。 这事越想越不对劲。卡车和巴士,不都是路上跑的大车吗?怎么待遇差这么多。查了下数据,美国公交系统七成巴士都得靠进口,本土根本供不上。现在加税,最先难受的是各地公交公司。票价说不定还得涨。 说白了就是挑软柿子捏。卡车背后是福特、通用这些大佬,游说势力强,动不得。巴士市场里中国品牌份额不小,就成了靶子。但打压中国巴士,真的能帮到美国自己吗? 看看比亚迪在美国的工厂。人家在兰卡斯特雇了上千人,每年上千辆电动巴士从那儿下线。技术过硬,价格实在,自然有市场。伦敦巴黎满街跑的中国电动巴士,不是靠补贴,是靠实力。美国这波操作,反而可能让本土零部件商丢订单——中国企业为了避税,转头找墨西哥供应商,美国自己的工厂倒被晾一边了。 再说那个“国家安全”的理由,更站不住脚。重型卡车才真正牵扯物资运输吧?可美国车企早把生产线挪到墨西哥了。Ram皮卡、福特的主力车型,多少零件是从墨西哥运回来的?真要较真,卡车才该加税。这双标玩得太明显。 其实贸易战打到现在,谁都没捞着好处。之前对钢铝加税,通用就说每年多花50亿。福特也亏了30亿。成本最后都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普通人买车多花几千,坐公交可能也要多掏钱。 还有更魔幻的。一边对中国巴士加税,一边对日本卡车零部件减免关税。福特CEO早就吐槽过,这等于帮丰田降低成本,自家优势全没了。政策左右互搏,本土企业反而受伤。 看看老牌巴士制造商蓝鸟(Blue Bird)的股价吧。关税消息出来之后不但没涨,反而波动下跌。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说明根本不信这招能保护本土产业。倒是中国宇通去年出口1.4万辆巴士,收入240亿。市场选择摆在那里,关税壁垒能挡多久? 说到底,全球产业链早就绑在一起了。美国想用关税大棒逼企业回流,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供应链一乱,成本上去,竞争力反而下降。这次针对巴士的10%关税,看似打压别人,其实砸的是自己的脚。 这种算计来算计去的贸易政策,最后坑的还是自己人。公交公司多付钱,纳税人买单,通勤成本上涨。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