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营业厅竟成诈骗窝点!57名储户千万养老钱血本无归,背后真相太扎心 看着手机银行里消失的30万养老钱,65岁的王慧芳至今想不通。明明在银行大厅,穿着工装的业务员帮忙操作,怎么钱就进了骗子公司口袋? 这并非个例!柳林县57名储户遭遇相同骗局,1180万养老钱通过业务员在银行大厅操作,流向了虚假理财平台。更讽刺的是,这些业务员竟不是银行员工,而是长期“驻点”的诈骗分子! 骗局三大漏洞,中老年人最易中招。 伪装逼真:诈骗分子穿仿制工装、在银行设点、送米面油获取信任。 话术套路:宣称“利息比定期高”“银行搞活动”,诱导手机银行转账。 合同造假:伪造理财协议、私刻公章,甚至代签姓名。 尽管银保监认定无证据证明银行参与,但类似案例中,法院已判决银行对员工监管不力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律师指出,银行若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侵权责任! 凡是让你转账到个人账户或非银行名称的对公账户的理财,100%是骗局!切记!银行正规理财必须通过柜台或官方APP操作,切勿让陌生人触碰手机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