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东营:疏通堵点分解民忧

“面对小区居民投诉的深夜犬吠扰民问题,物业工作人员只能采取口头提醒、劝导等方式,我们既无权处理,又不知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日前,利津县利津街道文苑小区物业韩经理坦言,“自从有了《利津县物业管理领域有关事项职责分工清单》,遇到问题时,我们知道了该找哪个部门化解处理,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

物业问题是民生问题的缩影,民生堵点问题的化解效率,直接反映基层治理体系的协同能力,同时暴露权责、资源、机制层面的深层问题。利津县委编办坚持将“机构职能优化”转化为“民生服务实效”,从根本上破解“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等堵点症结,构建“职能清晰、协同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打造群众认可的“利民声·津快办”民生诉求解决品牌。

以职能视角深挖民生堵点根源。对近两年来利津县12345政务服务热线涉及民生服务方面的800余件工单进行系统梳理,利津县委编办确定了16项群众反映频次多、办理时效长、解决率和满意度相对较低的事项;针对这些事项到11个社区、12个部门单位开展走访调研,从“诉求涉及部门、职能交叉点、推诿扯皮环节”三方面形成《民生堵点职能关联清单》。

以职能优化打通民生堵点卡点。利津县委编办针对堵点问题,逐一明确主责部门、协作关系,制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办理部门责任分工指导意见》,为部门、属地、社区履职提供“明白纸”;同时深挖职责分工不细、交叉不清、协作不畅等体制机制症结10余个,调整优化县发展改革局等部门机构职能20余项,理顺非法营运车辆执法、防汛抗旱等11方面职责分工。

以长效机制推进民生诉求解决。利津县委编办针对部门推诿问题,建立“首接负责+牵头协商+限时反馈”响应机制,对争议较大的事项,及时联合利津县司法局等部门召开研判会,今年来联合裁定职责争议事项150余件;针对人手不足问题,建立“编制周转池”机制,通过编制下沉确保服务力量与群众需求匹配;针对职能监管问题,与巡察建立职能运行监管协同联动机制,每年选取5个重点民生领域部门开展进驻式评估,其中群众诉求办理质效、职能配置与民生需求是否匹配都是评估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以编办担当打造“利民声·津快办”品牌。利津县委编办探索“以案释责”,分两批次筛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7个领域的77个典型案例,编印并发放《明职责讲担当零推诿案例汇编》500余本,推动诉求办理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转变;充分利用机关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和机构编制大调研有利契机,收集群众对部门履职的意见,对于民生堵点早发现、早介入,通过源头破解职能症结、统筹保障服务力量、协同打通民生堵点三方面让群众感受到体制机制温度,让民生诉求解决的利津品牌得到生动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