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18万吨大豆一出手,我就知道,好戏要开场了。 果不其然,老特立马发了个朋友圈昭告天下:看,我谈下来的!还顺手就把这事儿跟芬太尼的关税挂上了钩。 那意思明摆着:你们多买点我的豆子,我就在别的地方给你们松松绑。 这根本不是普通买卖。中国买家挑的时间太巧了。就在中美刚谈完生意的时候。这批大豆刚出发,特朗普马上改口。他说可以考虑取消对中国芬太尼的关税。 市场马上有反应。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立刻上涨。1月合约冲到每蒲式耳1100美元。被压了很久的美国大豆终于能喘口气。 表面看就是图便宜。美国新大豆丰收了。仓库里堆得太满。现在买美国西海岸的大豆,每吨比巴西的便宜一百多块。中国油厂当然选便宜的。 但背后故事没那么简单。中国现在不像以前了。巴西供应着我们将近70%的大豆。上个月比例更高,达到85%。我们还从阿根廷、俄罗斯买。全球大豆生意完全变了。 美国农民今年特别难。他们看着满仓库的大豆发愁。卖不出去。每英亩要亏一百多美元。这些农业州都是特朗普的票仓。压力很大。 所以这18万吨,也是给美国政治的一个信号。既回应了美国农民想要沟通的愿望,也给了对方面子。白宫需要向选民展示成果,中国就给了他们一个能宣传的“胜利”。 大豆连上芬太尼关税,说明中美关系新模式。不再是硬碰硬。而是你让我一步,我让你一步。《华尔街日报》早就说过,中国会加强芬太尼原料管控,换取美国降低关税。这就是互相给台阶下。 中国为什么这么有底气?我们港口里存着950万吨大豆。够用的。国家还有储备粮。我们还在研究豆粕替代品,减少需要进口的量。手里有粮食,心里就不慌。 美国现在明白了。乱加关税最后伤的是自己。2018年美国卖农产品还赚钱,现在倒亏三百多亿美元。单方面强硬根本行不通。 全球大豆生意彻底变了。定价权不再只在美国手里。巴西、阿根廷现在说话更有分量。中国这个最大买家,通过从多个地方购买,从被动变主动。 这18万吨大豆的故事,其实讲的是新时代的相处方式。生意、政治和全球变化,全都搅在一起。 合作可以,但必须平等。那个美国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代,已经随着这批大豆的航船,慢慢远去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