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42年春,一位女情报员抱着两岁的儿子去送信,半路却被特务抓住。突然,女情报员

1942年春,一位女情报员抱着两岁的儿子去送信,半路却被特务抓住。突然,女情报员一把将孩子塞给日伪军,随后解开裤腰带说了一句:“我实在憋不住了!”说完就跑向了草丛!   1985 年,莱阳老院里,65 岁的唐贞摸着孙子的头,说起 1942 年的惊险时刻。   “当年你爹两岁,他的哭声,硬是把我和情报从特务手里救了出来。”   这话让围坐的人愣住,没人知道这个普通老人曾是地下交通员。   1942 年春,莱阳西王村,天未亮,唐贞被交通站敲门声惊醒。   “日军三日后扫荡,兵力情报得赶紧送进城。” 联络员压低声音说。   儿子发低烧哭闹,交通站无人代管,她咬咬牙,用破布裹紧孩子,把情报缝进衣襟暗袋出发。   沿田埂往县城走,刚到岔路口,特务突然窜出,举枪喝问:“干什么的?”   “走亲戚,给娃看病。” 唐贞按住衣襟强装镇定,特务却上前要搜身。   她猛地把孩子推给络腮胡伪军,孩子吓得大哭,伪军手忙脚乱接孩子。   唐贞扯松裤腰带:“老总行行好,我实在憋不住了!” 转身冲草丛。   钻进草丛,她掏出情报塞进嘴里使劲嚼,纸渣刮得喉咙生疼。   特务在外面喊,她理好衣服,装出难为情的样子走出去。   “赶紧滚!” 伪军被孩子哭烦,把娃塞回她怀里,唐贞慢慢离开。   绕河边小路走,路过水井,她掰碎窝头喂孩子,孩子抓着她衣襟,让她心定了些。   县城门口岗哨翻倍,日军查 “良民证”,唐贞把孩子按在怀里:“发、发烧,找郎中。”   孩子刚好打喷嚏,日军嫌恶挥手放行,她松口气进了城。   接头点东街茶馆,门口破灯笼是安全信号。   她找到拿火柴盒的老王:“借个火?”“没洋火,有烟袋。” 暗号对上。   刚要背情报,特务踹门闯进来,老王把她按到桌下,自己迎上去。   唐贞捂住孩子的嘴,听着特务皮鞋声,心提到嗓子眼,特务搜完骂着走了。   她凑到老王耳边背情报:“日军三日后拂晓行动,带两门迫击炮,据点张家屯。”   老王立刻安排:“你从后门走,西山沟有人接应。”   唐贞跑到西山沟,看见系红布条的暗号树,接应同志接过孩子:“情报太及时,能提前设伏了!” 三天后,游击队凭情报在张家屯设伏,缴迫击炮、歼敌人、救百姓。   络腮胡伪军后来被俘,听说唐贞的事红了脸:“当时只觉得她麻烦,原来是英雄。” 抗战胜利后,唐贞回村种地养孩子,从不说过往。   1982 年当地整理党史找到她,1985 年她被评 “抗战模范”:“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1998 年,唐贞安详离世,享年 78 岁,故事写进莱阳党史。   如今,儿子成了老党员,常给孩子讲母亲的事。   莱阳纪念馆陈列着她当年的破布、衣襟复制品。   人们提起唐贞,总会说:“那个抱孩子送情报的母亲,是真正的英雄。”   她用柔弱身躯扛起民族大义,故事永远留在莱阳的土地上。     信息来源:个人图书馆《女情报员将两岁儿子塞给日伪军,随后解开裤腰带:我实在憋不住了 》